成都。
白晓文以朝廷名义,发来诏书。
刘璋接过诏书,读过之后,不由心慌,说道:“燕公大捷,兵马已经来到雒城,让我前去劳军迎接。我该怎么做?”
从事王累说道:“主公不可,这是燕国公之计,要赚主公出城。”
黄权沉默不语。
法正笑道:“若是主公推托不去,就是对抗朝廷。岂不是把派兵相助的一番情义,都全部捐弃了?”
王累道:“我本来就反对派兵相助。坐看燕公和刘备厮杀,岂不最好?即使是现在,捐弃情义,也比送死要强!”
法正道:“西川之兵,面对刘备时,败多胜少;而刘备之军,面对燕公时,不出十日就全军覆没。主公度西川之兵,能对抗燕公大军吗?”
刘璋下意识摇头。
法正道:“主公有此明鉴,为何不归顺朝廷。”
王累抗声道:“主公不可。现在涪水之西,沟堑已经挖掘竣工,营寨联立,我军据涪水之险,足以拒敌!燕公之前已经烧尽雒城周边野谷,军无资用,同样无法久留,不出三月必然退兵。”
法正仰动了刘璋。他最后一遍问群臣:“公等之意如何?”
一直沉默不语的黄权,开口道:“在下之前不言,是因为事情已经到了无可选择的地步。主公派遣李严、张松,带着两万兵马去相助燕公,恐怕这些兵马,已经被燕公收服吞并。主公既然无力抗拒燕公,不如顺应对方心意,就在劳军之时,献上益州户籍图册,博取一份恩典。”
王累怒道:“黄权!你不能全忠孝之节,反而劝主投降?我羞于你这等人为伍!”拂袖愤恨而出。
黄权不为所动,拱手对刘璋说道:“燕公素来没有杀降恶名。曹操之子曹丕,被封为安乐乡侯;东川张鲁,被封为阆中侯。有这二人为先例,如何抉择,愿主公慎思。不论主公如何选择,在下都会追随主公左右。”
刘璋惊问黄权:“李严果真会投靠燕公?”
话音未落,就有人传来张松的书信。刘璋拆开观看,信中李严、张松已经归顺朝廷,受爵封侯;张松还劝刘璋顺应出对方的优劣功过;这也多亏了张松、法正等人的事先介绍。
有功者赏,有过者罚,总体来说以勉励为主。
不出三道:“燕公真乃命世之英主,不仅有武略,更有文事。假使刘璋有燕公一半的能力,也足以保住益州,坐观天下之变。”
白晓文仍用原本的文官治理西川,任命张松为益州牧,法正为蜀郡太守。不过在军队方面,还是进行了一波换血,在各郡设置都尉,巩固自己在益州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