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宝见乔东升到现在都毫无松口的意思,不由的暗暗佩服对方的定力,自忖自己与这种真金一般真的真正的富二代比起来,差距真的很大!
在韦宝看来,富二代比一般人,比绝大多数人更加优秀!
有钱、有资源、起点高的牛二代,这一点特别有违于古语: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五服。
穷人孩子早当家。
可是古语还说:虎父无犬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只能说古语是在古人认知能力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提出的一些并不成熟的看法。
在韦宝看来,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
中国也有句谚语,叫做言传身教。
富一代往往吃过大苦、受过大风浪、见过大世面,他们对自我、对行业、对人性、对金钱、对世界,有着更本真和更深刻的认知。
他们更自律、更努力、更拼命、更有野心。
这种自律、努力、拼命、野心会渗透他们的工作生活、言行举止、日常习惯,相当于富二代无时无刻在被熏陶、被影响、被渗透、被感化。
时长日久,子女会认为人本来就应该这样生活,或者理所当然应该以这样的态度生活。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
好学校和好老师好学校和好老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普通人家只能进普通学校,请普通老师。富二代能进好学校,请来世界最优秀的人做老师。
在韦宝所经历过的后世。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中产阶级家庭也能够为子女教育投入巨资,但富一代的认知水平,使得他们有更多的心力为孩子考虑。
高起点,多机会,伴随社会阶层的固化,上升通道被封闭,为普通人留下的途径越来越少。此时富二代却能为孩子预留好晋级通道。
试问,是一个身经百战的人成功的可能性大,还是一个只经历过一次商海沉浮的人成功的概率更高?
除非,是巨大的煎熬。
对于韦总裁来说,也同样。
韦宝努力的让自己看上去很淡然,时不时的与吴襄聊几句,至于聊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吴襄倒是此中老手,挺看好韦宝的。
韦宝已经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短短一年的时间,就让,还发展出了家丁武装,夺取了辽南和朝鲜两个道。
这是吴家多少代人都没有达成的伟大成就。
就冲这些,今到就能做到的,明他一个辽西大户,就是京城的达官显贵也没有什么办法可想,满朝上下,多少双眼睛盯着每次的会试啊?有了进士功名,就代表正式进入大明官场了。
官场中派系林立,所有人都希望网罗人才,加强本派实力。
就是魏公公,想在进士考试中营私舞弊,弄上自己的人,也是非常难办到的。
“小宝,祝你和三辅能有好成绩吧。真的明日就要启程了吗?这粮食的事情?”吴襄道。
“价钱谈不拢,暂时不去想了,顶多一两个月,我的人就能想到办法的!”韦宝故作洒脱的道。
韦宝与吴襄交谈的声音虽然不高,但附近的一帮粮号掌柜们还是听的清清楚楚的,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韦宝身上。
随着韦宝这样说,这帮人的心都沉了下去,知道韦宝和上话。”方圆铜的儿子方安平道。
方安平今日虽然也来出席了宴会,但是韦宝就没有与他打招呼,他也没有过去与韦宝打招呼。
“谈什么啊?”乔东升不高兴道:“三倍的市价,不管韦宝会不会答应,我反正是不会答应的!咱们凭着囤积粮食,倒手卖出,至少要赚取市价一倍的利润,是不是?”
众粮号掌柜一起称是。
“若是韦宝只肯以三倍的价钱收咱们的粮食,咱们顶多也就是赚了两倍的利润,有什么意思?何必要便宜了他韦宝?”乔东升接着道。
一众粮号的掌柜们都没有吭声,暗忖两倍的利润已经可以了啊!你晋商财大气粗,我们能跟你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