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大脑袋也劝道:“总裁,还是先回府再说吧?”
韦总裁遂点了一下头,过去劝宋应星和李岩:“二位,先回去吧?再在这站着也没啥意思。”
李岩回过神来,冲韦宝作揖一下:“不去公子爷府上叨扰了,我今明我比你学问好,顶多说我比你运气好点罢了。”
“公子爷万万不要妄自菲薄,我绝无嫉妒之意,来参加会试的都是举人生员!每个人都很有才华,谁考中都是应当的,谁落榜,也都是正常不过的事情。”李岩答道。
韦宝见再劝也是这样,遂对李岩抱了抱拳。
这样就算是道别了。
与李岩同来的牛金星,韦宝这边的吴三辅,范大脑袋,林文彪、李成楝等人也互相拱手道别。
韦宝本来还想提醒李岩小心牛金星这个人,小心他以后进谗言弄死你。
但是想想还是算了,主要是没法说这种话。
因为毕竟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
而且,与其小心牛金星,不如小心李自成啰。
若不是李自成富贵之后变了质,忘记了初心,贪图享乐,听不进去忠言,也不会轮到牛金星进谗言害死李岩。
没有牛金星,还会有其他人。
只能怪李岩所跟非人。
韦宝遂与李岩就这样告别了。
“公子,我想好了,以后不再想科考的事,一心一意跟着公子,在的是气话,还是真的已经想好了。
韦宝还是看的出来,宋应星对官场的名,还是很看重的。
不过,韦宝对于宋应星一个人的力量,并不如何在意。
先不说宋应星只不过是博学多闻,什么事情都知道一点点,而且喜欢记录,顶多说是一个学者,谈不上科学家。
就算宋应星是一个科学家,对于韦宝的整体工业构想,整体的科技升级,起不到啥作用。
要想升级科技,还是得靠教育,靠韦宝构筑的教育体系,稳扎稳打,一步步来,没有捷径可走。
要想培养出第一批大学生,至少得十年之后,而且,还不能与后世的大学生相提并论,顶多说是后世的初中生水平。
即便如此,一批大学生肯定是不够的,至少得五批以上,甚至是十批,整整一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让是一朵小小浪花。
不过,韦宝还是很看重李岩肯真心在自己手下做事这件事,因为那就将代表着他的一种成功,可以代表这个时代的封建体制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可以转型的,可以向现代化人才转型,思想观念的转变才是韦总裁最看重的。
李岩虽然是一个人,但他是真正的有水平的,能文能理科的全才,他是能影响一批人的,以后更多的这个时代的封建体制之下培养出的人才,要找寻别的出路,也能找到很好的榜样。
这才是韦总裁对于李岩最看重的地方。
“宋先生,我之前就对你说过,的是心里话。
韦宝也很高兴,点头道:“这就好!过,在破。
要知道,韦宝能考中,完全是魏忠贤、顾秉谦,魏广微的功劳才是。
尤其,所有的科考文章都出自魏广微的手笔,可没有用你宋应星的一个字。
你自己都没有考中,用你的文章,就一定能考中吗?
韦宝想想就觉得有点好笑。
“先生说的是,科考的偶然性太多,有的人一次就中,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中不了。中与不中,和才学没有多大关系,尤其是到了举人这个层面。我的才学连先生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都达不到!先生你是知道的,我这绝不是客套!但我却一下子就中了。”韦宝微微一笑。
宋应星笑道:“说明公子的运势非凡!”
众人也都笑了,大家见韦宝似乎很看重宋应星,而宋应星终于肯在什么。
他考中了进士,似乎也意味着郑忠飞这么一个人物在他生活中暂时消失了。
随着韦宝在财富和功名上的齐头并进,还有本身势力也在不断加强,郑忠飞与他已经不知道差了多少层面了。
韦宝也不会再将郑忠飞当成一个对手。
回到府中,自然又是一番庆祝。
韦宝,吴三辅,也包括宋应星,众人都很高兴。
韦宝和吴三辅是因为得到了进士功名而高兴,韦宝能正式踏足官场了,能够通过官场不断拓展地盘和势力,吴三辅能让家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