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来给罗信拜年的人也不少,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多。而且往年罗府也只是收下名刺,而那些拜年的人也知道罗信接待不过来,只是请求门房转至敬意,让罗信知道他们来过就行了。
但是,今年不同,他们是来打听消息的,而罗信也知道他们的目的,如果自己不接待,会招人记恨。不仅会成为官员投奔罗信的阻碍,往大里说,还会让自己的人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不把他当作自己人看,说不定就转投别人了,于是便只好接待。
既然让人家进来了,就不能够拜见一下就走,必须喝点儿东西,这是规矩。而且也得让自己的儿子罗羽出来拜年,这同样是规矩。
罗羽刚开始倒是很兴奋,因为拜年可以收红包。但是,只是半是大明发生钱荒了,徐阶和张居正准备发行新宝钞,以后官员的薪水也会发宝钞。而且那旧宝钞说事,道尽了宝钞的坏处。
实际上,罗信将事情想复杂了,而张居正则是将事情想简单了。
如今的宝钞已经臭大街了,别说宝钞没有人认,只要和宝钞挨边的都没有人认。当官的和百姓,对宝钞都深恶痛绝。
张居正想的是,只要朝廷宣布废除旧宝钞,然后朝廷发行新宝钞,并且朝廷承诺新宝钞不贬值,便可以重振宝钞的声誉。
但是,没有人信啊!
别说是老百姓了,便是官员都接受不了。当初朝廷可是给他们发宝钞当作薪水,让他们都吃不饱。好不容易,如今因为罗信一系列的举措,南方市舶司,北方互市。裁军等等,让朝廷的财政好转,终于不用在开宝钞了,拿到了真金白银。这个时候,你要用宝钞代替真金白银,便是这些官员的抵抗情绪也十分巨大。
这要是徐阶和张居正突然举措,然后由上至下强制命令,再取得一个较好的开端,也许这新宝钞还有着实施的可能。但是,被罗信提前捅出去了,这便形成了滚滚浪潮。
只是几法。
如今大明财政正在好转,内阁为什么要出如此悖策,这是压榨民脂民膏,是为奸臣。
高拱高调地接见了那些堵门的官员,义正言辞地说道:
“对于新宝钞的事情,内阁不知道,从来没有商议过此事。不知道各位的消息从何而来?”
“高阁老,你敢在这里确定内阁没有此想法?”
高拱沉吟了一下道:“我敢确定的是,内阁从来没有商议过此事,而且我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此事,我更是没有起过这个念头。如果是别人的想法,我就不知道了。”
“徐阁老,你说句话,内阁究竟有没有这个想法?”
徐阶真是焦头烂额,他的心中已经敏锐地知道,新宝钞的事情已经大势已去。反对的声音已经形成了大势,在这个关头,谁敢阻挡大势,谁就会粉身碎骨。
徐阶也是一个果决之人,所以很干脆地开口道:
“无论是我,还是内阁,从未有过这个想法。这就是一个谣言,而且是一个居心叵测的谣言。内阁一定会彻查此事,一旦查出来是谁造谣,必定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