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朕从没有忘记
显德殿中,
皇太子话音落下,着实让不少大臣意外。
他们先前听到太子要召李靖、武怀玉上殿时,还认为太子肯定是要力保李靖、樊兴、牛进达几将的,
不料武怀玉上殿后,却是这般态度,而皇太子从谏如流的态度,也让人意外无比。
可这事还真就这样定了。
皇太子结束廷议,留下国舅长孙无忌和老师武怀玉喝茶。
他能安安心心的退隐不再过问政事,这是最好的了。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哼,”
或许高甑生就是看他对尉迟恭、丘行恭等人曾经跋扈行为的宽恕,才让他也因此心存侥幸,
倒是李大亮,坐在皇帝面前,还是为樊兴、牛进达说了情,
“樊兴、牛进达也是事出有因,有罪,但也不是大罪,判死罪还是重了,他跟高甑生、李道彦还是应当区别对待的,”
“他是我秦王府旧日功臣不错,朕也从没有忘记,但治理国家,用法必须划一。
“顺便通知下樊兴、牛进达,”
现在侯君集倒是咸鱼翻身,做上了凉州都督、监护吐谷浑。
高甑生的行为已经是非常恶劣,甚至心肠歹毒了,这种行为绝不能纵容,必须严惩,因此必要反坐其罪。
想到武怀玉今天在殿上的表现,李世民陷入沉思,这家伙越来越滑头了,这是料到自己不会真的怎么重惩樊兴牛进达他们吗?
“那就按众议所定,减死流边,削夺高甑生所有官职爵位,贬为庶人,流放交州,”
“对了,通知太子一句,让他带着朕的大孙子一起来,朕好久没见朕的好大孙了。”
李大亮拿着皇帝的最后裁决离开了,
李世民端着茶杯抿着奶茶,
“再赐奴婢二十口。”
“牛进达,贬静州刺史。”
茶熬好,
李世民往碗里倒入奶茶,然后又添了把炒米,
“李道彦确实太愚蠢了,因他一时贪婪而背信袭击抢掠党项拓跋部,使的三路兵马失期未能到达战场,让薛万彻薛万均兄弟在赤水源陷入吐谷浑大军包围,几折损两员大将,甚至差点坏了整个战局,若非薛氏兄弟勇悍,而契苾何力又及时赶到奋勇救援反击,后果不堪设想。”
“高甑生非常让朕失望,”李世民看着奏疏,摇头叹气。高甑生是李世民在秦王府时的旧部了,后来与梁建方一起划到尉迟恭麾下,都在秦王府右一府,
这三人倒是一样的彪悍勇猛,洛阳一战,尉迟恭带着二将,还生擒了王世充侄子代王王琬,此后跟随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吐谷浑之战开打前,他是利州刺史,被选为盐泽道行军总管,
大唐创业以来,最早跟随起兵的人及以后征战有功的人很多,今若免一高甑生,使唤有功者心存侥幸,以为法理可以对他网开一面,于是都来犯法,那这样天下何以治理?”
“以李靖灭吐谷浑之功,别封其一子为县侯,”
北苑。
高甑生的老上司尉迟恭也曾犯过很多大错,可李世民最终还是没忍心严惩,但现在想来,也许太过纵容也是不对的,
李靖灭吐谷浑之功,这点赏赐真不值一提,毕竟薛万彻只是一路副将,都以功别封一子为侯,薛万均以一道总管,加封大将军,晋爵国公。
这两人也算难兄难弟了,贬也贬到了一块,利州,这是之前李孝常、罗寿、武士彟等都任过都督的地方,
这是川北门户,蜀道咽喉,
设立都督府后,都督六州诸军事,
还是说他刻意避嫌,免的落人口实?
李靖还是一如继往的小心谨慎,
高甑生这次虽然诬告,不过倒是起到了不错的作用,李靖年纪大了,胆子却是越来越小了,
高甑生告他谋反,这事跟他没有丝毫关系,甚至皇帝也早暗中查明,也没有其它人指使高甑生这样做,但李靖似乎有些多虑了,
现在李靖阖门自守,连亲朋都不肯轻见,
李世民倒是比较相信李靖的,毕竟李靖谨慎了那么多年,当年隋朝都要亡了,李靖这雁门郡丞都还忠于朝廷,要告发李家呢。玄武门之变前,建成和李世民,两边都极力拉拢李靖,可李靖也没有站过队。
“李靖这次再为朝廷立下灭国大功,却受小人谗诬受了委屈了,”
茅屋草堂,
“既然八议减死流边,那就削官夺爵,流放岭南爱州。”
好在皇帝对这两人也确实还不错,虽贬官,却没有削夺爵位食邑,对两人来说,这次确实是栽了个大跟斗,可跟高甑生、李道彦相比,还是要好的多。
“明日再备一桌素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