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结束之后,景程回到自己的府邸,当机立断,立刻招来亲信,低声吩咐几句。
亲信领命后,迅速离开。
不多时,一只矫健的信鸽从临淄上方飞起,向着饶安方向疾飞而去。
……
饶安城内,程文正在府中处理事务。
忽然,他听到窗外传来一阵“咕咕”声。程文心中一动,抬头望去,只见一只信鸽正扑腾着翅膀,停在窗台上。
那信鸽脚上绑着一个小巧的竹筒,正是景程与他联络的信物。
程文赶忙起身,快步走到窗前,小心翼翼地取下竹筒,抽出里面的纸条。
展开纸条,景程刚劲有力的字迹映入眼帘,上书:“准备进攻赵国,速筹备物资粮草、军械,调度人员。”
程文深知此事重大,不敢有丝毫耽搁。
他立刻召集麾下得力干将,神色严肃地说道:“家主有令,我军即将进攻赵国,诸位需即刻行动起来。
张武,你速去粮仓,清点库存粮草,安排人手筹备足量军粮,务必保证颗粒饱满,运输便捷。
李猛,你前往军械库,检查各类兵器、铠甲,如有损坏,立即组织工匠修缮打造,数量要充足,质量必须上乘。
赵程,负责人员调度,挑选精壮士卒,按战斗序列编队,督促各营加紧训练,随时准备出征。”
“是!”
众人领命后,如离弦之箭般迅速散开,各自奔赴任务地点。一时间,饶安城内忙碌起来,各处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紧张筹备着。
在临淄的这几日,景程可谓行程满满。
齐宣王对此次攻赵大计极为重视,与景程多次小聚。
他们或在幽静的御花园中,伴着花香鸟语,围坐于石桌旁,一边品尝着宫中的佳酿,一边详细商讨攻赵的战略部署。
齐宣王时而皱眉沉思,时而慷慨激昂,景程则恭敬而专注地聆听,适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建议,君臣二人在这一次次交流中,愈发坚定了伐赵的决心。
这日午后,阳光正好,景程在侍从的陪同下,来到了久负盛名的稷下学宫。
踏入学宫,一股浓厚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高大的殿堂错落有致,学子们穿梭其间,或热烈讨论,或埋头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