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围滨打周,声东击西
天机晦涩,朝歌城外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看着九鼎之中玄鸟所代表的的国运忽高忽低,就像是女娲娘娘阴晴不定的心情一样,时好释怀,时高时低。
两个人面面相觑,露出了茫然的神情。
蹲守在朝歌已有半个多月,他们也算是亲眼见证了朝歌城的大起大落。
曾为了黄飞虎与晁雷的离去,给孟稷气运增添光辉而小酌几杯,心情舒畅。
也曾因为太师亲赴冀州,孟稷未曾僭越君臣之道而扼腕惋惜,毕竟现在西方教的气运与孟稷相关联,孟稷气运高涨,则西方教大兴,孟稷气运低迷,则西方教又要回归‘贫瘠’的西方,安静听从鸿钧道人的建议,静待未来的时机。
被投喂过的网红狼又如何甘心被重新放生,再去跟着三天饿九顿的狼群苟活,与其等待时机崛起,还不如自己奋斗一番,那不是更有挑战性,更有成就感。
“滨州城的周军我要吃下,西伯侯的后续援军,我也要吃下,要打,就一次将周国身上所有的硬骨头全部打断,不给其喘息的时机,不然如何能报我青阳军将士的血海深仇?如何能对得起主君对志忠的信任?”
正待孟尝想要仔细询问之时,又听见营外传来一声悠长的“报!!!”。
准提道人喜上眉梢,忙活四五年,就是为了师兄这一句夸赞,多日以来的辛苦付出,总算是让师兄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说到这里,廉庸显得有些目瞪口呆,看着意气风发的邓志忠,哪里还有往常那股老油条一般的混子气息,整个人在自信回归之后,远胜往昔唯唯诺诺的形象。
“启禀主君,元帅在冀州传来急报,黄飞虎、晁雷已归顺我孟稷,不日即将率领五万府军抵达,请主君周知!”
气运之说虚无缥缈,只能同样以布局破之,就算圣人沾染上这种东西,也难免因果缠身,受业力的侵扰。
“你们也不要用那种眼神看着邓将军,大家随我都是起于微末,这里没有外人,尝有话就直说,不需要对诸位藏着掖着。”
“今后大家都有机会,一个一个都要尝试指挥各种规模和类型的作战,这次先轮到志忠,你大可以放心,放手大胆施为,伱曾经就是一方主将,这点阵仗对你来说不过是驾轻就熟,总不能指望每次出征都让我和姜丞相亲自上阵,你们未来都是要成为独当一面的边防大将。”
廉庸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邬文化见状,也是抓了抓脑门,跟着一起摇头。
“师弟先去河西,尽量能留住不动如来最好,若他的真决意要去,丈六金身和不动如来法身应该能护他周全,届时再看结论如何。”
“行了,多大的人了,我对你委以重任可不是指望着你对我多么感恩戴德,你要努力,多多发挥你谨小慎微的性子,不可使我北疆儿郎有丝毫闪失,我们的宗旨是,要以最小的战损去撬动最大的战果!”
“你急什么?咱们保底也能在五百年后慢慢发展到中原来,只要等一千年,大势自然会让我等大兴,现在操作这些是为了锦上添花,谁让你直接一口气全部押宝上去?”
邓志忠热泪盈眶,当年投降之后,一直以为自己这辈子的军旅生涯也就到了头,未来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困守在孟尝阵营里的一个辎重将军,又或者殿后将军。
“师兄啊,说实话,我虽然不能说非常了解孟尝,可认识这么久,也算是摸到了一些脾性,他其实并不是一个合格称职的诸侯,身上还保留着几分市井气息中的仗义、善良和守规矩,做朋友是极好的存在,只可惜啊!成名时间太短,这些坏毛病,恐怕一时半会儿很难给他扭转。”
“如果他是一個枭雄,我们还要担心他功成名就之后会不会过河拆桥,反而现在这个样子刚刚好,重感情则不会坑害地藏、蓝婆,讲道义也就不会随便背盟教义,至于善良,哈哈,这的确麻烦,善良一文不值,这年头善良的人可不多见,可越是稀有,不就越证明他品质的珍贵吗?”
原本有些嫉妒羡慕的廉庸等老将,看着嚎啕大哭的邓志忠,没有了嘲笑的心思,纷纷感动的看向自己效忠的主君,也不禁有些热泪盈眶,心中庆幸自己命好,跟了一个好君主。
“既然没有敬畏,我军能夺下三山关,你们觉得就凭佳梦关的三万边军能抵挡住西伯侯的兵锋吗?”
“邓将军,我军兵力本来和滨州城的周军势均力敌,此刻你却要分润一半兵力到三山关,滨州城你准备如何进攻?”
不往周国反出五关,怎么还往孟稷来?
孟尝正欲与侦骑相问,却不料侦骑反应更快,急忙补充道。
准提道人听罢点了点头,随后冥思苦想后又一脸为难的回道。
万事开头难,这一步不迈过去,孟稷的文武天团永远搭不起来,这些陪着他从0-1创建孟稷家底的兄弟,永远不会有成长的空间。
用计就有风险,有风险就意味着出错,战阵上出错,损失的都是北疆儿郎的性命。
“主君,两位将军,你们觉得西伯侯对大商足够敬畏吗?”
于是,两位圣人刚刚准备着手给孟稷助力一把,却发现时局又再次变幻,南疆蛮夷气运暴涨,似有凤鸣荆楚,火云遮蔽之兆,带动着朝歌的气运疯狂暴跌。
“孟稷之立,起于王命,传崇国之伯侯,得商眷顾方有今日之景象,北伯侯孟尝,悖逆不堪,夺宗国之关,纳宗国叛逆,但感念其往年之功绩,诏令北伯侯速回朝歌请罪,今宣王命,尔其~钦哉!”
“师弟所言极是,是贫道迷了心眼,你的眼光的确独到,当初为我西方教挑选了一个好盟友。”
孟尝很是随意的坐在在案几前,查看着近几日邓志忠的军务批示,不由得有些赞叹。
不过准提道人却有不同的看法,看着自家师兄沉思,微微叹了一口气的继续说道:“其实这样也挺好,我觉得对我们与孟稷的合作来说,他这样的才值得我们真正投资,值得我们信任。”
听到主君问话,廉庸、邬文化也很想知道,邓将军为何让他们驻守在这样一处没有危机的地方。
“主君放心,志忠已经失去了一次兄弟,今后绝对不会再失去第二次,臣愿意性命担保,同生共死,与子同袍!”
众人不由自主的望向孟尝,见其含笑并未言语,于是也只能耐下性子,领命出营,带着各自的部队一路向北,一路向西。
“所以,两位将军不用担心自己闲在一旁看袍泽友军在滨州战场厮杀,其实这一次要吃下滨州城周军最为核心的关键点,就在于三山关能否顶住周国给予的压力。”
大纛主帐内,邓志忠坐在主座,孟尝坐在次座,恰如征东夷时帝辛交权孟尝一般,一众将领目光火热的看着主座上昔日的同僚。
孟尝点了点头,让篆吏将案几上的竹简抬走,挥手示意邓志忠继续排兵布阵。
接引道人皱眉,心情有些不愉快,他极为看重孟尝,也愿意在孟尝身上下血本去投资,可若是这般习性,他又开始变得有些犹豫。
营帐逐渐空荡了起来,人群散去之后,邓志忠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讷讷的对着孟尝说道:“这个……主君啊,其实志忠也是模仿您当日攻祝城,吸引沂城蜚兽出城来援的思路,末将只是拾人牙慧……”
“行了,就算是换我去做,我的方法也并不见得比你高明多少,你就好好指挥吧,不然等子牙带着大军过来之后,你可就没有多少指挥的权力咯,毕竟他才是主帅,我?做个花瓶主君,真不错,哈哈哈!”
“想当初,尝初涉战阵,连如何发出号令,怎么分辨战鼓和令旗都摸不着头脑,每日每夜在脑海中不断的死记硬背,生怕一不留神记错了号令,会被袍泽误以为是逃兵,一刀斩杀在阵前,总之,就是怕这怕那的,可真打起来的时候,嘿,才发现也就那么一回事,有什么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