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不甘心的文官准备污蔑燕王!
在这个问题上面,文官们第一次发生了分歧
有些文官认为现在大明王朝已经进入到了正轨
不应该让太多的武将派再次崛起
因为原本皇帝就已经意识到了,不应该让太多的武将把持着太多的权力
所以才会借着一次又一次的,想要把武将派的势力给打压下去
当然这是他们美好的意愿
其实当时的皇帝朱元璋到底想要干什么呢?
他不是所谓的大压武将
而是要想要把所有的官员,把所有的权利都给收回到自己的手上来
但是文官们却天真的认为这是皇帝认识到了,武将在这个会有很大的伤害,所以才要把武将的权力给收回来
于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就提出来
要么就是继续执行下去,让此时的朱棣认识到
即便是他们现在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可是依旧需要跟我们合作,依旧需要被我们文官给压制着
就像这次,我们只要些微的出手,就能够把你们所有的所谓的战果都给抹除掉
然后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这个说法虽然很无耻,但是却让文官们意识到了,这又是一次拿捏武将的好方法
可是在这個问题上面,有些文官却不认同这么无耻的做法
首先来说如果这么做了的话,那一定会寒了很多将士的心,到时候蒙古鞑子次南侵的话,怎么去抵抗这些人,这是一个大问题
第二个明明在调查上面已经有如此多的破绽,可以看出现在的朱棣没有说任何的谎,却还要把这么一份调查报告往上面报
如果泄露了的话,以皇帝陛下对官员们这方面的严苛要求,很可能就所有人一起死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面,意见就不那么容易统一了
谁都知道,要么生要么死谁敢赌呢?
这种事情一旦暴露了的话,等待自己的那可能就是个全家抄斩的大罪过
但是有官员却非常的执拗
他们认为如果咱们自己不站出来的话,可能今后就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武将
“在这么明显的漏洞当中,我们文官都不能团结一致的,把他们揭露出来,今后武将说什么就是什么
今后咱们想要插手军事方面,那就只能是当个门外汉,完全得不到尊重
咱们如今有如此好的机会可以拿捏他们,却要因为咱们现在贪生怕死,而放过
今后后辈儿孙们,该如何去拿捏这些武将?
难道任由他们发展,任由他们将大明拖向深渊吗?”
这个时候他们一个个的好像很大义凛然,好像站在的是大明这个立场上,从来就没有自私的以自己的立场去想问题
但其实他们就是从来从自己的立场上出发的
至于所谓的大明的将来,他们才不管那么多
只要能够保住自己现在的地位,其他的,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他们就是这么认为的
终于大部分的官员都被说服了
于是他们定下计策,这次为了给朱棣一个教训,一定要好好的敲打敲打他
当然他们这么敲打朱棣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进城的时候居然被北平府那些个百姓们如此糟蹋
这是他们一辈子都难以挥去的阴影
他们身为钦差大臣沿途过来,即便很多官员对他们有不满
但是从来就不敢对他们有任何不尊重的地方
因为他们出来之后就是代表的皇帝,代表皇权
可是在北平府城门口,他们居然遭受到了百姓们的无端攻击
他们一直都认为这种事情一定是朱棣怂恿的
那些百姓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觉悟
他们一定是被朱棣给威胁了
就是要阻拦他们这些个钦差大臣进城
所以现在他们就是要给朱棣一个教训
让他知道知道我们这些个人代表的是皇帝
你对我们不尊重,就是对皇帝不尊重
我们就必须要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做教训
甚至有官员直接就说道,“即便这是他们没有谎报军情,可是为了解本官这一口气,本官也绝不能让他们这么轻轻松松就被带过
本官为官以来一直秉承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是做事还是做人,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但是朱棣居然敢怂恿百姓在城门口,对咱们围追堵截
咱们是钦差大臣,咱们代表的是皇帝,他们都敢这么做,可见这个朱棣对咱们有多么的不尊重”
他自己口头上说的尊重尊重,但是却对朱棣直呼名姓,如果有心人往上的爆一下的话,那他很可能就得被扣上一个大不敬之罪,然后被抓进大牢去
可是这个时候他已经出离了愤怒,根本就不管不顾这些细枝末节
在他们认为只要是对文官不尊重,那就是对所有的官员不尊重,就就是对皇帝不尊重,就是对天下人不尊重
武将派本来就是他们一直要提防的人
现在武将派的在陈寒的改革变法之下,变得是越来越无法无天
他们手上拥有了更好的武器之后就想着毁天灭地,想着到处开战
可是这对于文官来讲,可就是个非常不好的信号
他们主要靠的就是磨嘴皮子,主要靠的就是谈判
如果那些文官各个都能够上战场的话,他们也不至于在后边打嘴炮
但是就因为他们没有办法上战场,但又想着要从战场上分一杯羹,他们就只能天天喊着和谈
甚至一天到晚的向上面建议说不要打仗,这样的话才有他们文官说话的份
那现在的情况就很明白了
如今的大明王朝已经在四散开花一般的作战,绝不可能因为他们的只言片语就搞那些个特殊
甚至在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得出来,如今这些文官个个做不到让百姓说他们的好
也做不到让统治者说他们的好
反正是两头堵
老百姓现在对作战这块基本上不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