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码头上已经挤满了人
春桃踮着脚尖张望,手里攥着名册远处漕船缓缓靠岸,船头蓝旗上“松江“二字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来了!“春桃朝身后招招手,十多个杭州工坊的女工立刻列队站好她们穿着统一的靛蓝工装,腰间挂着铜牌,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船板刚放下,松江来的织工们就迫不及待地涌下来为首的赵四媳妇瞪大眼睛,被码头的热闹景象震住了番商们穿着奇装异服,正围着货摊比划手势;几个波斯人捧着丝绸啧啧称奇,腰间挂着的银币叮当作响
“这位就是赵嫂子吧?“春桃上前行礼,“郡主吩咐我带诸位参观杭州工坊“
赵四媳妇慌忙回礼,眼睛却忍不住往番商那边瞟一个红胡子番商正掏出一叠纸券递给布商,那布商竟真的收下纸券,还找给他几枚铜钱
“那是巾帼工坊发的订单券“春桃顺着她的目光解释,“番商带着不方便,就用券当钱使凭券随时能来工坊提货,比真银子还抢手呢“
松江来的织工们面面相觑她们从没见过纸能当钱用,更没见过这么多番商挤在一起小桃姑娘壮着胆子问:“他们不会跑了吗?“
春桃笑出声:“跑?去年有个爪哇商人想赖账,被林教头带着娘子军追到宁波港现在番商们宁可亏本也不敢毁约,咱们工坊的信用比官府告示还管用“
穿过码头,春桃带着众人往工坊走去沿途街市比松江繁华十倍,绸缎庄门口挂着“松杭合造“的招牌,伙计正高声吆喝:“新到的提花布,一匹只要八两订单券!“
“这么快就卖到八两了?“赵四媳妇倒吸一口凉气,“在松江才六两“
“杭州番商多,价自然高“春桃指着远处一座三层小楼,“那是工坊开的兑换铺,专门用订单券换真金白银昨日有个琉球商人,一口气兑了三千两现银“
转过街角,巾帼工坊的大门豁然开朗二十多个番商挤在门口,正跟管事比划着要加订单春桃领着众人从侧门进去,织机的轰鸣声立刻扑面而来
三百多架改良织机整齐排列,每台机器前都坐着两个女工梭子穿梭的声音像雨点般密集,织出的布匹流水般从机器另一端滑出来
“这是杭州的新式织机“春桃提高嗓门,“比松江的多两组踏杆,能织出更复杂的暗纹“
松江来的织工们凑近观察,有人忍不住伸手摸刚织出的布匹那布料入手冰凉,对着光能看到细密的水波纹
“用太湖珍珠粉调的浆“春桃骄傲地说,“番商们最爱这种光泽,说是像月光下的湖水“
穿过织布区,染坊的味道扑面而来十几个大缸里泡着各色染料,女工们用长杆搅动布料最引人注目的是角落里那口金边大缸,缸边站着两个波斯人,正往缸里倒某种粉末
“那是西域来的金粉“春桃压低声音,“染一匹金线布要五两金子,只接番商的订单“
赵四媳妇突然指着晾布架:“那是什么布?怎么像会变色似的?“
阳光下,一匹深蓝色的布料正随着角度变化,时而泛紫时而泛青春桃神秘地笑笑:“这是用海藻染的秘色布,一匹值二十两配方是林教头从福建买来的,染坊里只有三个人知道完整工序“
午饭时分,春桃带众人来到工坊食堂两百多人同时用餐的场面让松江来的织工们目瞪口呆更让她们惊讶的是,每个人碗里都有块巴掌大的红烧肉
“杭州工坊的规矩,干重活的每天必须吃二两肉“春桃给每人发了个木牌,“凭这个去窗口打饭,管饱“
正吃着,外面突然传来喧哗声一个穿锦袍的番商闯进来,手里挥舞着订单券:“再加五百匹!现银支付!“
春桃皱眉起身:“抱歉,订单要提前三个月排期“
那番商竟扑通跪下:“姑娘行行好,我的船队后天就要启航!“他从怀里掏出个丝绒盒子,“这是南洋的珍珠,送给管事姑娘当谢礼“
食堂里的人都笑起来春桃无奈地摇头:“真不行上个月有个暹罗商人也是这么说的,结果林教头把他带来的象牙都扣下了“
下午的参观更让人眼花缭乱提花机房里的机器像怪物般复杂,绣坊的女工能用十六种针法,就连浆洗房都装着精铜打造的水车
暮色降临时,春桃带着疲惫的众人来到寝舍松江来的织工们摸着崭新的被褥,有人小声问:“我们真能住这么好的屋子?“
“当然“春桃点亮油灯,“杭州工坊的规矩,工匠吃住都要最好的“她指着墙上的章程,“每日做工四个时辰,十日休一天受伤生病工坊包治,子女满六岁可以进义学“
赵四媳妇突然哭了她用袖子抹着眼泪:“我闺女要是在这儿该多好“
春桃拍拍她的肩膀:“等学成了,把家里人都接来杭州工坊正在扩建,明年要招三百人呢“
夜深了,寝舍渐渐安静下来月光透过窗棂,照在墙上的《织工守则》上最下面那行朱批格外醒目:“工匠是工坊的根本,待工匠如待家人“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杭州城的灯火像星河般闪烁
第二天一早,杭州巾帼工坊的办公大院已经热闹非凡春桃领着松江来的织工们穿过青石铺就的庭院,推开两扇朱漆大门时,二十多个女账房同时抬头的场面,让赵四媳妇手里的包袱啪嗒掉在了地上
“这里是订单院”春桃弯腰捡起包袱,拍了拍灰,“工坊所有买卖都要经这儿过手”
三十张红木长案整齐排列,每张案前坐着一位女账房她们左手按着账本,右手拨弄算盘,指尖翻飞间发出清脆的声响最前排的绿衣姑娘突然举起铜铃摇了摇,立刻有小厮捧着木盒跑来,盒里堆满盖着朱印的订单券
“这是今早第三批南洋订单”春桃指着西侧廊下几个番商,“他们专程从泉州赶来,就为订明年春天的提花布”
赵四媳妇踮脚张望一个戴珍珠耳环的番商正把银锭倒进大秤盘,穿蓝布褂的女账房拨动算珠,眨眼间就开出盖着骑缝章的订单券那番商接过票据时,竟恭敬地行了个拱手礼
“他们这么守规矩?”小桃姑娘拽春桃袖子
春桃轻笑:“现在工坊的订单券比官银还硬气,南洋商队都抢着要”
穿过前厅,中庭的景象更让人吃惊八个月白衣裙的女子围坐在一张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插满各色小旗见有人来,为首的女子拿起长杆,指向沙盘中蜿蜒的运河模型
“这是调度处”春桃压低声音,“工坊所有货物运输都由她们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