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棠想起左厢军超了不知多少的餐标,“出征在外,有什么吃什么采野菜补充可以减少粮食消耗”
这属于段晓棠的个人癖好,吴岭暂且放到一边,“这一项放到最后,总共需要多长时间?”
段晓棠参照李君璞的时间线,“三到五年”
吴岭早已看穿,这是别人做事的速度,段晓棠属于逼一逼能赶出东西来的人,“每三个月交一篇上来”
从三年变成三个月,都不叫腰斩了但对习惯快节奏的段晓棠而言,尚且充裕面上装出勉强的样子,“属下遵命!”
吴岭简单翻过一遍,没发现大问题,“若照此练兵需注意何处?”
段晓棠老实应答:“花钱,”这个话题绝不是吴岭会喜欢的,“军士吃饱吃好,身体养好是训练的前提,否则只会自毁长城”
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钱的问题
段晓棠离开之后,吴岭召来吴越,将稿件交给他,“如何?”
吴越一看行文格式和内容,知道是段晓棠交上来的“确是左厢军训练之法”
吴越常驻右武卫,即使不和左厢军一起训练,但路过大校场时见过无数次,往日有些摸不着头脑的项目,如今一一罗列在上
吴越心中盘算一番,“父王,不若寻几位资深的将军再看看”一来透透风出去,二来看看其中有没有暗藏的“玄机”
段晓棠在练兵一道上的确有天赋,可她不是大吴将门出身,想法异于常人
不是说段晓棠藏私,她教人恨不得倾囊相授而是路子一旦走歪,左厢军其他人眼界见识、话语权都不如她,未必能发现修正
比如当初的大断头阵,比如左厢军在关中花超的伙食费……往事不堪回首
段晓棠的“毛病”父子两心知肚明,吴岭召来亲卫,“让韩腾、范成达来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