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前安置过流民,习惯的方式是“盲婚哑嫁”,哪有开诚布公谈条件的但尹金明把他架上去,就不得不说了
段晓棠站在台下,静静地听寇嘉平提出的条件,无主之地可以分,种子农具可以发,从春耕到秋收之间的口粮也能补贴一部分但后几样往后都要还
想当初在武功落户,还是托白家的人情,哪像现在这般容易
估摸自己种地的本事,怕是还不上只能问身边粗通农事的其他人,“你们看,这笔买卖划算不?”
刘耿文久未摸锄头,但从小到大的本事没落下,“若风调雨顺、没有天灾人祸,勒紧裤腰带干个三五年,说不定能攒下三瓜两枣”
段晓棠不禁感慨,“地里刨食难!”
刘耿文困惑地皱起眉头,不解地问道:“可是,我们村里的富户,不都是靠种地发家的吗?”
段晓棠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释道:“你说得没错,风调雨顺、没有天灾人祸,再加上家中无人重病,或许能攒下一些积蓄但是,你想过没有,这样的好时光能有几年?”
刘耿文迟疑了一下,似乎有些被问住了,“这……”支吾着,没能立刻回答
段晓棠:“地种得好,只能填饱肚子,但要想发家致富,单靠种地是不够的”
刘耿文似乎明白了些什么,点了点头,补充道:“就像刘地主家,在镇上有铺子,不仅靠种地,还有其他的生意”
段晓棠赞同地点了点头,“没错,要想真正富裕,除了种地之外,还需要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比如开铺子、做手艺、甚至读书做官这样,即使遇到天灾人祸,也能有足够的财力来应对”
“种地靠天活,一旦天时变化,颗粒无收,抗风险的能力太差”
孙昌安思量自己现在的本事,“还能当猎户,猎物能换钱”
陶富康是真当过猎户的,甘苦自知,“当猎户都是无奈之举,地里种的粮食若能养活人,谁还去当猎户!”
孙昌安:“一只野鸡一头鹿,能换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