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安娘当然晓得是装的,最后都被戳破了赵璎珞不比万冰真大几岁,刚开始就知道是个局祝明月简单地让人起哄,就破了局
万冰真不解道:“母亲,卖身葬父本是孝行,为何变作这般模样?”
糜安娘戳一戳女儿的额头,“赵娘子不是说了么,图人图财图饭碗,总脱不了这几样”
万冰真气愤道:“柳郎君那般心善,却遭人如此诓骗,实在可恶!”
知女莫若母,少女怀春,才子佳人将帅红颜的故事最是误人
糜安娘正色道:“真儿,为娘给你讲一讲卖身葬父的故事”
“古时有一人名董永,少年丧母,其后父亲亡故,遂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相遇之地,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仙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不再留恋凌空而去”
故事最开始的结局,董永脱籍从良,仙女事毕功成飞升回天,各自安好后来不知哪个文人墨客多事,添上数笔缠绵悱恻的情感
万冰真:“仙女一月可以织三百匹锦缎?”
糜安娘:“当然不可能,这个故事是假的!”
万冰真:“假的?不可能,天上那么多仙女,万一董永真遇见一个善织布的呢!”神仙无所不能,但各有所长
糜安娘再想戳女儿额头,万冰真机灵的躲过去
糜安娘:“因为良贱不婚呐!傻女儿”
大吴律言,人各有偶,色类须同,良贱既殊,何宜配合?杂户不得与良人为婚,违者杖一百
董永卖身为奴落贱籍,仙女却是良籍,是为良贱不婚,婚姻不作数
实则这条律令更针对男良女贱,即士人男子不得娶贱籍女子为妻
律法这般规定,似董永这般男贱女良的情况,通常民不举官不究
d4dd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