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门?
听见这词儿我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来不及过多思考,突然一声暴喝,两人已动起了手!
刘凯动作极快,就见他右拳挂着劲风,直朝小安哥胸口砸去,小安哥侧身闪躲,不料刘凯手腕偏转,顺势锤向小安哥脖颈,同时他左拳崩出,猛击小安哥肋下!
小安哥挥臂格挡,左闪步、右提膝,二人招式结结实实撞到了一起,发出砰砰两声闷响!
而后不等声音消散,小安哥一直未动的右手骤然前伸,直插刘凯双眼!
刘凯散拳成爪,左手捉住小安哥手腕后身子一躬,右手猛掏小安哥裤裆!
小安哥自提膝后一直都是“金鸡独立”的姿势,一见刘凯躬身掏裆,小腿当即弹出一记窝心脚!
砰!
又是一声闷响传出!
刘凯居然没有躲闪,想靠硬扛这记窝心脚换他的掏裆手!
“小心/安哥!”
南瓜我俩吓得惊声大叫
好在小安哥左手已然收回,挡住这招的同时虎躯一震,借着窝心脚的反推力,猛地后退拉开距离
牛逼啊!
俩人交手说起来慢,实际上也就是三秒不到,而且都是一上来就是阴损的杀招!
别看刘凯挨了一脚,整个人却像没事儿一样,不等小安哥站稳,他飞身上前继续猛攻,二人再度打作一团
我紧张的大气不敢喘,瞪眼盯着
虽然看不懂,但小安哥明显更灵活,不但招招都能巧妙化解,而且或拳或腿,时不时还能给刘凯来上一击
“咦?”
就这时,南瓜发出一声轻咦,眼睛追着两人一边观察一边嘀咕:“横拳、钻拳、虚劈引化……”
忽然!
南瓜声线一提,大叫道:“安哥!是五行拳!”
“他用的是五行拳!干|他!”
俗话说观棋不语,可我们现在是观打架,没有不能说话的规矩
南瓜师承李凤来,学过小五行拳,虽然练的还没啥火候,但招式套路是熟的,所以他一看出对方的路数,立即出言提醒
不过由于我不懂功夫,当时听到这话就感觉有点奇怪,没明白“五行拳”和“干|他”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
后来我想起这茬一问才知道,传统功夫里素有“手是两扇门,全靠脚打人”的说法
小安哥是练戳脚的,以腿上功夫见长
虽然不同的武学流派中,没有克制与被克制的关系,但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腿功厉害的,肯定要更占优势
一说这个也许会有人持不同意见
其实没啥好杠的,拿实战案例说话就行了
早在1929年的时候,为了唤醒全国同胞,一雪东亚病夫的耻辱,杭州就举办过“武林大会”,结果打到最后,前五名全叫河北人给包圆了,第六名安徽皖北的,剩下四名是山东的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南拳北腿,从总体上看,相比于南方拳种,北方拳更注重腿法的运用,武学招式里腿上的功夫更多一些,我觉得这就是根源
也许有人会说:当时某某南方省份没去什么的
那么好吧,在那样一个年代,又是这么具有爱国主义的事情,结果你特么都不去参与,那你还练个鸡毛啊练?
要是我活在那时候,武林大会比的不是武术是刨土,那我豁上被抓我也去……
我还听过这样的言论,说是当时南方练拳厉害的,都参军抵抗外敌去了,对此我一个东北人我就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