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 文道真解(1 / 2)

“不错!”林回毫不吝啬地夸赞道

李一博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还行吧,毕竟我也是书院第三说真的,如果不是为了履行赌约,我绝不可能当你的书童,你应该明白吧?”

“我明白”

林回点了点头,“所以一年之后,你就可以恢复自由身了”

“一言为定!”李一博松了口气,随即避开了这个话题

对他来说,一年时间并不算长,尤其是对读书人而言,转眼即逝

林回不再多言,随手拿起一本厚厚的书册,封面上写着《文道真解》

他翻开书页,细细阅读起来

这本书详细讲述了文道的起源和发展,从人皇伏羲一画开天,到燧人氏点燃文道之火,再到九大文道先驱确立文道九境,内容详尽而深刻

林回看得入迷,对文道的理解也逐渐加深

他总结出,读书人提升才气的方式,和自己前世的读书学习并无太大区别提升知识,就是提升才气

读的是圣贤书,写的是圣贤文,目的都是为了增强才气

只是这种方式速度极慢

有趣的是,创作诗词文章却能大幅提升才气

诗词文章越出众,才气的提升就越显著

书中还提到,为什么一首才高五斗、达到才气贯州的诗词文章,会引发读书人疯狂?

根本原因在于,临摹和抄录这些诗文,提升才气的速度远比读圣贤书快得多

因为圣贤书传承至今,都是拓印本,早已失去了真迹的才气,提升效果微乎其微

而新创作的诗词文章,蕴含新鲜的天地才气,相当于在临摹真迹,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更有甚者,才气鸣州以上的诗文,还有机会洗涤读书人的文宫,凡亲历者,会得到文道赐福,也就是所谓的“文道天音”

而才高八斗、才气鸣府的诗词文章,则百分百能洗涤文宫,助读书人更进一步

然而,才气鸣府的诗词文章,大詔已有百年未曾出现过

书中还有一段引人深思的话:“世间才气共十斗,圣人独占九斗,读书人共占一斗”

意思是,才高九斗者为圣人,才高八斗者为亚圣

大詔皇朝,唯有百年前的镇国圣院圣主,在成就文道二品时,作出了才高八斗的《镇国》一文,被封为亚圣

自那以后,大詔再无亚圣

“才高九斗,才气鸣国……整个国家的亿万百姓都能听到文道天音,这将是圣人出世的祥瑞之兆,紫气东来十万里,霞光弥漫三百州……”

林回读到关于圣人出世的天象时,忍不住低声念诵

他的文心震颤,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脑海中快速闪过许多诗词,想知道哪一首能达到才高九斗的境界

突然,他眼睛一亮,想到了一篇诗文

然而,就在他试图回忆那篇诗文时,一股撕裂般的疼痛袭上脑海,仿佛一柄利剑要将他的灵魂劈开

不受控制的浩然正气从他体内爆发而出

“林回?”李一博正纳闷,低声喊了一句

下一刻,他便看到林回被浩然正气笼罩,金光刺目,他连忙用手遮住眼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