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鹤寿眯着眼睛看看闻哲,似笑非笑的说:
“当领导,多自以为是,别人给他们捧场捧多了,就自认是万能的人了你闻市长觉得有什么资格,给我谈论这些事?”
闻哲刚要解释,张鹤寿微笑着说:
“闻市长,你费心心思,今天坐在这里,我确实佩服你的谋略和学识唉,年青人,有这样的天资,下海经商多好,自由自在的圈在你们那一亩三分地,屈才了、屈才了”
语言中并没有多少调侃的意味,反而都一位长者的谆谆教诲
闻哲也笑道:
“不是人人都有张先生的胆略、胸襟、目光、能力的有人说过,和平年代,私营企业家就是民族英雄”他捧了张鹤寿一句
张鹤寿却没有反应,看着闻哲,又将目光转到雪茄上,说:
“闻市长,谢谢你看的起我们小公司,只是我们之间没有可以谈的余地了”
江茂林、王伯石面面相觑,他们是典型的文人,面子薄、胆子小,正为难之时,却见闻哲点点头,说:
“既然张先生如此说,我就告辞了多有打扰,请张先生见谅”闻哲知道,此时的张鹤寿对自己的心理排斥是最重的按照一般的人际交往规矩,这个时间段是最不适宜交流的但是,成功险中求,如果不抓住这个契机,今后可能真的就没有机会了
闻哲起身,把带进来的两个装着卷轴的木头盒子拿起,放在茶几上,说:
“这是我自己不避鄙陋,写了两幅字,送给张先生的,还请笑纳”
张鹤寿也起身,脸色又重新显得内敛、谦虚,点头说:
“闻市长有心了,谢谢!”右手一摆,身后的男青年把雪茄接了过去张鹤寿双手接过木盒
“闻市长请见谅了”
闻哲点点头,张鹤寿这种在人际间收放自如、进退有度的风度,令闻哲也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