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目击者也都被秘密处决,这一宫廷隐秘因此封存成不解之谜
嬴政暗中多次试图寻找**,但从未有结果直到几天前在兰池,见到秦长青时那一股莫名熟悉的感觉,再加今天验证更加强烈,似乎有了确切线索
然而这份猜测太过惊人,几乎不可想象
两位主人公,十年前与今时,分别处于两度**暗之中,这巧合简直不可思议!
嬴政心烦意乱
“我们的人会查证你所说的所有内容,并确认你的背景,在结果揭晓之前,你不会有危险”
听到这话,秦长青目**杂“如果可以查到**自然是极好的”但接着他叹气,“可我也清楚那只是虚无的愿望战乱年代,要想找到亲友,犹如大海捞针,困难至极”
“更重要的是...大秦一统之前各地方言各异风俗也迥然相异以我提供的零碎信息,根本无法锁定任何地域特征,要从中找到家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他又道,“顺其自然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秦长青眼中闪烁狡黠,“我相信你其实并不是想对我不利,你只是想知道更多的细节而已”
他自信地说着,嘴角轻翘
“倒是有些洞察力”嬴政微微点了点头
秦长青笑道:“其实并非我有多么机智,你初次找到我时,我确实是吓到了,甚至还想赶紧逃离现场但见到你许久未曾行动,我才开始有了一些猜想”
“听了你的话后,我心里渐渐平定了下来”
“因为我感觉到你并不是要取我性命”
嬴政淡淡瞥了秦长青一眼,沉声道:“的确我不想取你性命,但是国有国规,我们大秦国的所有运作都是依照秦国律法判处一个人死罪很简单,但赦免一个人的**却极困难”
“只有始皇才有这样的权力”
“而且你罪名累累,想得到特赦更是难比登天”
“尤其你此刻身在骊山禁地”
“这更是刑罚禁地!”
“你觉得我可以说服始皇吗?”
“秦始皇?”秦长青脸上微微变色
原来他完全不了解内情,按照以往的认知,他以为秦官有权自行决定生死大事能活着完全是那位中年男子相助的原因然而如今男子的话让他十分惊讶,他们竟然并无直接决策生死的权力!
嬴政轻轻冷哼,正言道:“管理天下的人,通常忽视法度而依靠主观判断,这是国政混乱的缘故法,乃治理国家的关键尺度,违背法律依靠私人议论,都是无见识的行为”
“这是《商君书·修权》中的言论”
“大秦国施行的法律高于一切,包括始皇也需要遵守法规,君主的确具有百姓生死的大权,但是在依照法律条文行事的条件下,始皇只能在犯罪发生之时处置有罪人员”
“这也仅限于君主!”
“你现在应该明白了为何你得以存活”
“正是因为始皇!”
听到这里秦长青恍然大悟,之前的认知存在偏差
他原以为皇权如剧集中般随心所欲地判决人生死;但是现在意识到这里是大秦帝国,第一个真正的**集权国家;尽管法律体制有所改进但仍承袭着春秋时代的法家传统
当时的法学家强调使用法律来制衡皇权,并且实际上也是如此做,特别是在秦朝自商鞅变革后,君主需遵循法律的规定已经成为共识即使是完成全国统一的秦始皇也基本遵行法度,哪怕偶尔有所超越
但起码此时依然遵守法典真正的特赦权在于皇帝
想到这层意思后,他觉得有些不对
毕竟他与始皇之间并没有任何接触,为什么皇帝会宽恕他?
一则他原本身份不清不明,再者私闯皇家禁苑已是重大犯罪,按理来说,作为从未见过面的陌生人不应获得皇帝特赦
于是秦长青询问:“皇帝为何饶恕我一命?”
嬴政淡漠地说道:
“那日兰池发生了刺客事件”
秦长青感到愕然对于这件事他确实不知情不过,瞬间他就明悟其中原由:当时始皇帝暗访兰池遭遇袭击时,秦长青适时出现解围,始皇帝出于感激在法定限度外给予豁免,赦免他的死亡裁决
自然,
他并未自诩救下始皇帝,
像这种多次遭受刺击的目标,必定随侍者周全的保护,那个男子多半是皇帝有意安置的幌子以分散目标
然后他朝向长安的方向深深地作揖
嬴政看出了他理解错了原因,
但他也没有进一步解释的意思继续讲下去,“始皇有好仁之志赦免你一死罪,但是仍不能免你的责罚,尚未了解你的真实出身前,你无法脱离此地”
“按照秦国法律,仍然把你编进奴隶之列”
不过当整个区域治安整顿结束后,他会允许一次性调整户籍资料——仅此一遭,大秦国户籍管理制度极其严密,哪怕是他也难以随随便更改,这一次的机会之后,便没有权限为你再度调整资料了,你要清除
“非常理解,我也无意再要求其他协助”
秦长青继续表示:“本以为那次只是义举而已,殊不知收获丰厚;不仅受始皇赦宥,并获新户籍;晚辈深感满足,感激官员”
“感谢长吏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