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
“**人怨”
嬴政轻轻摇头:“都是借口”
秦长青一笑,“确实是个借口,但对于始皇来说这就是足够的理由”
“始皇已经表现出最大的容忍,若是其他人怕早已无法活至今天”
嬴政默然他并未察觉到这是秦长青的臆测或是偶然猜对的结果,但这确实是他的初衷他不容许六国旧皇室存在秦长青一个身处乡下都能理解这点而扶苏却还在说要仁慈对待这些敌人,实属讽刺!
“话是说得很合理,但仍是一个人的看法近日朝中确有建议终止关中搜查行动之声,长公子扶苏也在其中你的看法难道会更正确?”
秦长青回答:
“我只是一介草民,何谈见识深刻”
“但人们往往容易被自己的位置遮蔽双眼处在更高层者可能会失去对自己处境的认识过多地牵扯其中,反而看不到事情本质”
“至于扶苏太子嘛,大胆地说他被读书人教坏了脑子”
“仁爱思想驱使的扶苏看到百姓疾苦必然为之忧虑并请求赦免但是他所谓的大仁不过是虚伪的表现正如古人所言,大仁者无私于仁、大慈善非单纯的好”
“法家中亦有言:小小之善,有时却成大大之祸;至高之善,往往看似无情”
“道家经典里也记载过:‘天地并无仁爱之心,对待万事万物犹如草绳系狗般无情’、‘最高善行是不留痕迹’之类的观点”
“长公子扶苏所倡导的同情与怜悯,不过都是些狭隘的仁义”
“他的提议固然在短时间内可救百姓于**之中,但从长远来看,却会给将来埋下无穷后患如若不彻底清除六国贵族,国家将不得安宁;倘若六国的旧王朝君王仍在世,只要大秦国力衰弱,必然导致天下局势动荡”
“到时候战乱再起,受害的是天下无辜苍生”
“长公子所谓的‘仁慈’最终只会害了自己和所有人,不仅损害他自己,也将危及大秦,甚至危害天下”
赢政捋胡须赞同地点着头,
“说得对”
“道理人人都懂”
“能否领悟其中奥义,只能靠扶苏本人”
“若他能明悟,理解这世上真正的善恶之分,才算得上是一位真正成熟稳重的大秦长公子”
秦长青也颇为认真的点了点头
然后他就愣在原地
似乎谈兴过高,有些口不择言
作为长公子的辅臣,这是他应当涉及的谈话主题?他还在冒昧揣度赢政的考虑,如果这些观点泄露出去,无论真实性如何,免不了受鞭刑之痛
秦长青尴尬地笑笑,立即把话题转向其他
“长官,刚才提到您曾经前往过邯郸并且结识了一位叫做丹的朋友——若我没理解错的话,那名叫做丹的人就是燕太子丹吧?”
“你是如何和燕太子丹相识的?”
“他那时理应是跟始皇帝一同游玩的人啊!”
赢政闻此言脸色顿时一沉,显然忆起了不想重温的一段过往,但很快就重新镇定了情绪,神色变幻不定
“你是怎样知晓丹即燕太子?”
“另外你又是从哪儿听说赢政与丹是自幼玩伴的消息的?”
对于一向镇定自若的人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紧张反应
因为这种信息外界极少人会了解,
不仅朝臣难以知悉,就是王室亲属知晓的也没几位
而秦长青怎么就知道这些?
秦长青有些吃惊
不是所有人都清楚的么
但是,几乎立刻
秦长青恍然大悟
他之所以知情,是因为学过的《秦始皇传》提到荆轲事迹,在那个时期这类事情并不流行公开,并且涉及始皇之事自然也不敢随意散布
“我在年少时期曾流浪在外四处游历,中途听闻这些说法;由于有关秦始皇的谣传较少所以我对此有所印象,特地留意”
赢政仍心存疑问,
不过并未过于深究,
他陷入沉思回忆过往种种,口中则缓缓述说着那段陈年旧事:“我当时便是秦始皇侍卫之一;在他作邯郸人质时期,我也随行那会儿两国关系紧张”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