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政务会议旨在提高国家治理工作的速度及效率,在历史中曾有无数个先例证明它的重要性与正确性秦穆公曾召开朝中众官员进行国家大事协商、孝公时期的改革法令通过、惠文王的四川事务审议等重大决策,包括了秦昭王下令**白起的决策以及王政逐客、破击四敌联营和确立帝国称帝名头,都是在这一程序中诞生
在军事紧迫需要迅速响应决策情况下,大多数国家事务一般是由君王和重要大臣联合快速决断,但涉及到关乎整个国家基本国策的大事仍需依赖所有群僚的意见才能最后确定政策走向
这样的会议过程主要包括“你现在立刻去把其他人召回,既然陛下已经派遣了使者,你们再跟随就没有必要了,要是让陛下知道了,恐怕还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件事,你一定要告诉他们,让他们务必管好自己的嘴巴”
“诺”琐连忙回应
待琐离开后,华阜在屋内激动地来回踱步
过了许久,他终于平静下来,严肃着脸庞,朝屋外大声道:“来人,把我陛下的银印青绶拿来,我要佩戴上朝!”说完,华阜缓步出门
章台宫
嬴政一大早就已坐在书案旁处理政务
此刻,在宫殿里还有另一个人:太医令夏无且
嬴政没有抬头,一边阅读奏折,一边对夏无且说道:“那些药墨,你检查得如何了?”
夏无且拱手答道:“启禀陛下,药墨成分属实,均由各地珍贵药材提炼,根据我的检测结果,这些药墨并无毒性,而且还能促进身体健康”
“然而我不敢草率作出结论,请求陛下给我一些时间,让我更细致地进行检测,以便得出准确判断”
“准了”嬴政应道
夏无且跪下行礼:“感谢陛下”
嬴政抬眼直视夏无且,突然叹了口气:“夏无且,你看,你这十年来确实衰老了不少”
夏无且有些意外
嬴政轻声续道:“十年前,在这座章台宫,荆轲欲行刺朕”
“当时的说法是你用手中的药物救下了朕”
“我现在再问你一次”
“那天天刚亮,你从章台宫前往高平宫的路上,是否看见了什么异常?那天高平宫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朕要知道!”
嬴政紧紧盯着夏无且
当年荆轲刺杀失败后,夏无且离开了章台宫,前往了高平宫
十年前,嬴斯年突然失踪,嬴政下令清宫,诛杀了数千侍卫、宦官和侍女,却独自留了曾经去过高的平宫的夏无且,原因并非是他当时没有作案的机会,而是他是第一个前来报警的人
夏无且的脸色微微变化
惊慌道:“陛下,那事发生时,臣并未说过任何谎言
臣去到高平宫时,十公子已经不见了,臣当时去那里,是接到芈夫人的传令,说是十公子身体抱恙,要我前去诊治”
“真的如此,请陛下明察!”
夏无且重重跪倒在地
嬴政沉声道:“朕只想了解你抵达高平宫之后的情形”
夏无且俯首回答:“高平宫内外毫无异样,那些卫兵称十公子已去找陛下,但我在去的路上并没有看见他,此外,我没有发现其他异样”
“那你觉得当时的第十皇子是遭遇不幸了呢?还是被带出宫外了?”
夏无且脸色剧变
咬牙切齿道:“我相信十公子会有福气”
他不敢猜测或判断十公子是生是死
嬴政目光恢复冷静,轻轻挥手:“下去吧”
回到座位上后,嬴政陷入思考
当时得知嬴斯年失踪消息,他果断宣布其已故,为保持大秦的一体化步伐,他不能因为一名公子的下落不明,改变整个计划,亦不容秦国因此受到影响,故而当时嬴斯年一旦不见便视为已故,即使全城彻查也毫无线索
秦长青的到来使得他对此产生了犹豫
深入探究秦长青的背景,发现一切皆是纯净无瑕,并且他在嬴斯年后不久即现身,使他的疑惑更加明显了
对于失踪的大秦国师嬴斯年,是否应该宣布“复生”亦或是继续认定为逝去?这一刻,连他自己也无法确定
###那华阜恐怕已经知道秦长青的存在了
这次他前来上朝,显然是有所意图
华氏家族依然是从前的态度,他们仍旧愿意支持大秦十公子
嬴政瞥了华阜一眼,随即把目光移开
知情的群臣看到华阜出现在大殿之上,无不露出疑惑和惊诧之色
回想当年十公子暴亡,华阜联合关中望族,共同上书,要求调查此事,直指扶苏此事曾在朝中引起了轩然**,令始皇处境艰难
不仅如此……
借助关中家族在军中的影响,那次调查还扩大到了楚系人员,尤其是那些原属楚国官员和亲信这些过激的举动,迫使当时的丞相昌平君熊启叛离,导致对楚战役的一次严重失败最终始皇不得不求助于老将王翦,稳住军心
军队稳定之后,始皇立即通过打击、分化等方式削弱关中的旧贵族势力,以巩固局势
自此以后,华阜等人彻底退出了朝堂
华阜虽仍担任御史,但实际上多年不上朝,众官几乎都认为他已经退居幕后了
这次的不期而至,使大家感到意外
群臣陷入了深思
扶苏看到华阜,脸色极为难看多年来他一直在极力争取朝中的各国官员以及诸子的支持,形成了独特的优势但他想起当年那场震动,心里依然不安
蒙恬、蒙毅等人望着华阜,也满是怀疑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