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湛为人随和,但骨子还是有些清高的,听妻子这么一说,便失了笑容,迟疑道:“是不是有点巴结的感觉......”
乐夫人哪里不知道丈夫的心结,正色说:“什么巴结?他们都是后辈,在荆州又没山墅,避暑也没个去处你身为荆州别驾,照拂一下小辈,怎么了?并且这几个后辈都是文才出众的,到时候谈诗论赋,以文会友,又不说俗务,只有雅趣,何来巴结之说?”
乐湛一听谈诗论赋,便很高兴王、柳、谢都是通诗之人,到时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岂不快哉?
但随即又想到不妥之处:“可这王扬和柳憕有隙,聚到一起,不会出问题吧?”
“都是世家公子,最多几句言语龃龉,能出什么问题?放心,我会留意着,不会出乱子的倒是夫君你,到时可别太拱火”
“我怎么可能拱火!”
“怎么不可能?我还不知道夫君?为了得好句,恨不得让他们个个含毫咀思,争高竞敏我可提醒一下乐别驾,这几位可不是你官署里的文曹吏,大家游戏一下无妨,但高下轩轾什么的最好就不要分了”
乐湛在这个问题上很坚定:“高下怎么可能不分?文不竞不速,诗不竞不高,不分高下有什么意思?不过我知道分寸的,不会捧一个踩一个,也不会冷落了谁”
乐夫人见丈夫兴奋的模样,有些无奈自己到时候多周旋吧
柳府一个厅房内,门窗紧闭
房中两人对坐,酒菜精致
柳憕将乐府请帖放在桌案上:“田先生,乐家下帖了,不过不是伏日宴,提前了三天,没问题吧?”
对面男子神色冷静,声音沉稳:“没问题,都联系好了”
柳憕微露笑容:“很好,我这边联系得也差不多了”
男子疑惑中又有现担忧之色:“公子,您这联系的是......”
“放心,和你办的事不冲突”
男子眉间忧虑不散:“计划已定,不宜多生波折”
柳憕神秘一笑:“不相干,只是讲个‘文武相济’而已,不会乱你的计划这件事我自有安排,你不要管”说到儿笑容一敛,郑重道:“到时你亲自带队,看到人后远远藏起来,自己不要露脸,完事后出了庄子,直接骑快马回京”
“是还有一个人也要离荆,不然有漏洞”
“我知道,他先出庄,在外面等你你们一起走”
“不必等我,他出来得早,可以先走一步”
“周全!我敬先生一杯!”
男子正襟危坐,滴酒未沾,竖起手掌道:“此功未成,饮酒尚早不如事成之后,再与公子畅饮”
柳憕心情莫名激荡起来:“好啊!此杯权且寄下!待我回京之日,定要与先生把酒言欢!”
——————
注:1《梁书·乐蔼传》:“乐蔼,字蔚远......还为大司马中兵参军,转署记室”《南史·乐预传》:“乐预,字文介......官至骠骑录事参军”
永明八年的大司马是豫章王(《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五年,进位大司马八年,给皂轮车”)骠骑将军是王敬则(《南齐书·王敬则传》:“七年,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豫州郢州之西阳司州之汝南二郡军事、征西大将军、豫州刺史,开府如故进号骠骑”)
2《南史·吴苞传》:“瓛讲《礼》,苞讲《论语》、《孝经》诸生朝听瓛,晚听苞也”南北朝时问学,常从《论语》、《孝经》二书入手,算是门径之学所以乐夫人说适合儿子不过此二书虽然基础,但却不粗浅属于“基础而又经典”就像唐诗三百首,虽幼儿亦可诵,但若以此为题专项研究,能得新见,亦足出震动学坛之成果
所以中古关于此二书之论著盛行颜之推说:“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颜氏家训·勉学》)以论孝二书为例,亦从侧面反映出二书当时“基础又经典”的地位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