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机会,我得给女儿,儿媳妇买几条人家有的,她们也得有”
“我给我自己买,也给我女儿买,儿媳妇就算了,不知道她欢喜不欢喜”
“你给她买回去,保证她欢喜这种裤子在京都卖得很贵,还买不着,这么好的东西,她怎么不欢喜?”
“对呀!你当婆婆的都有,小姑子也有,就她没有,别说你儿媳妇要怪你,儿子也得怪你,做啥瞧不上他老婆”
“就三十块钱的事,你给她买一条好啦”
“行行行,就听你们的,那我一共要四条”
这个年代的人都比较瘦,胖子有,不多小号中号的码数做的比较多,这是李青香给赵清隼提议的,卖得也比较快
李青香回来,赵清隼忙得没空跟她打招呼
没想到裤子这么好卖,就跟不要钱似的,每人都是三四条地买
其实一点都不奇怪,他们卖的裤子不要票,还时尚,大家都怕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这也是李青香给赵清隼出的主意,不要提布票的事,显得他们笨笨的,不会做生意,把布票的事给忘了
卖裤子的人觉得占了便宜,不得使劲儿买
布票省下来干别的不行吗?是卖裤子的人自己没想起来,能怪谁?
政策在国营厂之间已经开始体现了,赵清隼去纺织厂拿的这批布,根本就不用票老百姓不知道,以为他们忘了要布票,听说有这好事,个个都想多薅点羊毛
站在黑暗里的元明,脸黑的像包公,没想到裤子的销量这么好,一个个举着钱要买
一千条裤子,今晚肯定卖不完,明天要是卖不出去,他再好好羞辱那个姓李的
陆晨远来时,李青香的发饰也有不少人在买,他帮着卖,说的是海城本地话,更是吸引了不少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