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或未殒于黄沙,此刻虽踪迹难寻,然亮料其必遁于高岭发羌之地。
亮已令翼德、子龙与令明死守凉州,如铁闸般扼住咽喉,断其回归中原之路。
此举意在搅乱许都人心,乱其方寸。
唯此秘计,主公需谨守心口,万不可泄于外人。
若江东遣使问询,主公只需笃定言之:曹操已死。
如此,方能收渔翁之利。
亮 顿首。”
刘备闻信恍然,才明白这一切也都是军师的计谋。
曹操或许并未身死,而是被军师堵在了发羌高岭,不得回军。
想到诸葛亮,刘备嘴角浮出一丝温暖的笑意。
军师啊,前一世,未能对你委以重任,实为憾事。
直至今生,方知你智谋卓绝,军政无双。
曹操何等枭雄,你竟能将其困于发羌绝地。
今生今世,刘备对诸葛亮无条件相信,自相信诸葛亮所言为真,也明白诸葛亮密信之意。
也就是说,曹操或许尚在人世的消息他知即可。
身旁文武断不可透露半点消息。
有些事就是这样,骗的过自己人,才能骗得过对手。
诸葛亮没劝他称王,他就断绝称王之念。
诸葛亮没劝他派使臣吊丧,他也放弃吊丧之举。
当下,益州推行峻法新规,正值成败攸关之际,刘备遂将全部心力尽投于此。
……
交州南海之滨,残阳染血。
孙刘联军新获一场酣畅大胜。
先是周瑜引兵追击溃散的山越部族,那伙蛮夷本欲袭取苍梧,另寻栖身巢穴。
不想刘封竟领兵直接杀出,所部锐士如神兵天降,与周瑜主力形成合围之势。
刘封这也是意在东吴诸将面前显示己方实力。
故而全力拼杀,血染战袍,亲杀敌卒无数。
山越哪能相敌?
两面铁骑奔涌,弓矢如蝗,刀光劈破暮色,山越之众进退无路,顷刻间尸积如山。
此一战,联军合力剿杀万余,血流成河,染红了苍梧城外的荒野。
经此重创,南海一带盘桓多年的山越匪患,终得荡平。
庆功宴上,周瑜正坐主位,邀刘封孙乾俱为上宾。
周瑜向刘封挑起大拇指。
他满面欣赏之色,语气却有带着些许惋惜。
“啧啧,公子年少勇武,真不世之才也!”
面对周瑜的夸奖,刘封表现得很谦逊。
“周都督谬赞了。此战能成,全赖都督神威在前,引贼入瓮;封不过是恰逢其会,于侧翼稍尽绵薄。”
刘封并非寒暄虚赞,他是真看到了周瑜在南海的表现。
他曾不忿天下名将。
但今日坦然自忖,若他真与周瑜各领兵马,于战场相见,断非周瑜之敌也。
“只可惜……”
周瑜英俊的脸上浮出两个酒窝,他喝了一口酒,放下酒杯。
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刘封一抱拳:“大都督请直言,有何可惜之事?”
周瑜满眼欣赏的看着他:
“如此少年英雄,玄德公本应置于战事前端,多加培养,多加历练,用不了多少时日,必成关张赵一般的天下名将。
可却教你留守交州之地,不知玄德公此意为何啊?”
周瑜本意在争取刘封,亦是借世子之由,离间刘备与其的关系。
纵不能为江东所用,亦可今后作为江东强援。
可周瑜一心只为江东谋事,却忘了此时自己所处境遇。
刘封坦然一抱拳:“大都督,封也有一事不解。”
“公子请言!”
刘封侃侃而言:“大都督智略冠绝当世,统兵驭下皆臻化境。
合淝为淮南锁钥,吴主若图进取,当以大都督总摄合淝军务,方为至当。今舍此急务,反遣大都督入山剿伐山越,不知吴主此意为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