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碑刻、岩壁、或是江边巨石上留下痕迹
或劝解后人之言,或抒发自己对于武道的感想
孟传皆是感悟一番,却收获寥寥
真韵不是那么好体悟的,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他开始有些急躁,心神不定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后来反思自己这种心境,才打消了这种,想要一蹴而就的“坏”念头
于自然大好风光之中,彻底平复了心态
他变得更加平和,有一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寓意在其中
以这种思想去看天地、看众生
孟传反而悟得了真韵一次,武理向上拔高
逐渐,他开始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自然好景之中,不去执着于前人的痕迹
他在游历的过程中,抽出更多时间来看大好河山
山风穿林不滞,流水遇石则绕
天地从不用力,却自有消长之序
从四岁那时,获得面板起
他脑子里成天都是拳法、武理、站桩、排打
只要练武,他就开心
所想所练,逃不开“武道”二字
这一趟旅行下来,孟传觉得自己的武道意志,之所以能拔高
便是因为跳出了原先,独属于自己的“舒适圈”
心境与自然天地接壤,无异于拔高了,武道所能容纳的上限
在这天地间徜徉,感悟自然规律,这山川之间不正是处处为【道】
他领悟了祁道人所言:
“破谜开悟,寻回与道相融之境”
不愧是即将破四的老道士,原来其当初一眼就看出来
自己于武道,有些魔怔了
需要破开迷雾,与天地之间自我找寻
祁道人大可以说:
“你不能整天练拳什么事都不做,去见天地自然亦是武道修行”
他可是联大“卷王”,能照做就有鬼了
对方便是借着自己要游历之际,来刻意点醒
孟传心中很是感动,这些都是师长的教诲,他凝记于心
但有一说一,其实自己一直猛猛练武,也不算是魔怔了
有一证永证在,他只会慢,不会滞
不过祁道人自然不知道,他有如此变态的特质在
因此才会担心他“困于执念”,能理解
但孟传通过这半月的感悟游历
结合自身情况,亦是懂得了这个道理:
“不去强索,顺其自然,方才能更有利于武道的提升”
他的心态愈发平和,悠哉行路
顺道有魔巢挡碍,孟传掂量一番,还会进去斩妖除魔
秦岭山脉,魔巢遍布
可以说处处是“机缘”,
此举,正好能将沿途的理论感想,通过实战快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提升
还能顺带着搞点战功,舒服的一批
他从哪个魔巢中出来,无需记者采访,战功便会为他“说话”
网上,时不时就有类似【联大真传再入魔巢,短短一日斩获战功过千】的新闻
他不久留,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再回首,手里的普通战功,已然突破新高,【2423+4825】
总计七千出头的普通战功,再算上手里的润脉灵丹,已经够这大半年修行所用
孟传有次从魔巢中出来,发现了魔道武者的痕迹
幸好够谨慎,每次出魔巢前都运转肉之花,将气机【压缩】至极致,方才没有被发现
然后第一时间,就戴上千面千目避开对方
因望气术传来反馈,这几个人气机强悍至极
他便绕路离开没有声张,随后反手向警署举报
心中暗暗记下,蹲伏之人的气机,来日必有“厚报”
孟传如此记仇,这些狗东西欺人太甚
等日后自己实力提升了,通通清算!
与此同时
孟传不知道,魔道这会儿也是纳闷的不行
唤魔殿、黑水公司、天外天组织三方人马
每次寻着新闻过来,都扑了个空
转而在附近魔巢,安插“便衣”部署,又发现不了这小子的踪迹
等新闻再次爆出了,才能发现
不知孟传何时,已经从他们的眼皮子底下离去,简直离谱
李啸听闻了下属汇报,本来关于山脉神主消息的好心情,立马破坏的一干二净
他清点着,各个分舵上供来的精神养料,喃喃自语:
“这小混蛋,难不成杨桓还给他了,能藏匿身形的奇物?”
不然没道理,自己手下的六次升华者发现不了对方
六次升华,近乎是魔道目前的顶端战力
堪比武道大师
他们每个人从五次,升华至六次之时
灵魂都会在背后神主那里留有印记
每个六次升华者,都能够回归天魔界的【轮海】,于神国永生
不像下面的人,唯有做出突出贡献,才能享受到这种待遇
因此,他们大多都悍不畏死
无论敌人多强,都毫无畏惧
可李啸不这么想,这些六次升华者挂掉是“飞升享福”去了
但他手底下可就没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