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都是前一种,但也有紧急情况,比如疾行或者意外这两种情况都耽搁不得,每耽搁一点时间,造成的后果便是死上更多人
从州府的正仓调拨显然是来不及的,那只能从本地和周围征收或者买卖其实说是买卖,大概率是亏本的军队先用饷银买粮应急,在这种时候,多少钱那是军队说了算你要敢说三道四,等回过头来有的是办法收拾你
可如果一点不付钱也不可能,毕竟这么多人马,需要的粮草也是一个庞大数字你要强买强卖,那是要出乱子的前边打着后边拖着,那还得了?
所以一般情况下,大家各退一步原价是不可能的,甚至成本价都不可能一般收的粮草都比成本价要低上一些,亏也不至于亏,顶多不亏不赚但行个方便也能得个人情——县衙的人情,而不是军队的本地大户同军队那是八竿子打不着
收粮草也是县衙去收而不是军队所以总的来说还是划算的,毕竟有个人情在那在这个县衙之中,只要不是犯滔天大罪,一般情况下都能够轻飘飘地落地
而苏苜几人到的时候,已经有数百辆车的粮草拉往前线了因为紧急,马车、骡车、牛车,基本能用的都用上了到前线估计要走上一个星期,日夜兼程也要四五天
城内倒并未受到战争的影响,该干什么干什么他们作为优势方,刚刚打了胜仗,再者离得也有些远祁山县别看是最靠近战场的县城,那其实还远着呢战场发生在邻国的领土上,从邻国的城池到本国的边境——也就是守山关有一段距离,从守山关再到祁山县又有一段距离,祁山县城还要靠后一些
就是因为远,粮草才紧急;也正是因为远,这祁山县的人并没有多少战争的氛围歌舞升平、国泰民安,正是祁山县的写照
所以苏苜几人很容易就入了城他们的服饰在城中也不显突兀,也就没有多少人注意了苏苜觉得这里不错,就暂且待一段时间吧玄墨的融合也接近于尾声了,到时候便回晏国了
他并不打算过多干涉说起来这个国度还是很有趣的这两个国家都挺大,双方都处在上升阶段,又碰到了两位有抱负的君主国内治理得不错,风调雨顺也无天灾这对于一般的皇帝来说,那是求之不得
但对于两位志不在此,志在千秋的皇帝来说,这点功绩根本无法满足所以他们将目光不约而同地放在了对方身上武官集团自然求之不得,而文官也并无意见太过于太平有时候未必是一件好事,所以双方不约而同地以一个荒诞的理由拉开了战争
这场由皇帝的任性、臣子的纵容拉开的战争一打就是五年五年的风雨,让很多事情脱离了掌控原本还算克制的战争已经隐隐有了失控的苗头,双方你争我夺,互有胜负
战争不是儿戏当初抱着开疆拓土念头的皇帝此刻也认识到了当初的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如果回到过去绝对会抽自己一巴掌的程度于是一方不想打了,然而一方似乎上头了
战争演变成了最糟糕的样子不过好在那位不想打的皇帝占了上风,毕竟他拎得清,这结果也是必然所以他已经开始谋划最后一战
可谋划再多,成败看天意外这就接踵而至了:先是郡王横插一脚,然后是护送密信的李小将军遭到埋伏,导致皇帝与他的大军没有对接上接下来是打是和,决定权虽然在前线将军手上,但怎么打、打多少、什么时候和、怎么和,这些决定都在皇帝的手中
现在战报同密信一同消失了这一个来回的时间差在战场上足够做很多事情了这白白耗着的时间,每一天粮草都在消耗,这对于主帅来说只能听天由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