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从前重农抑商的国策,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到了现在,是否还要继续这项国策,便成了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现在的工商业与从前不同
工厂生产制造的东西,有的已经成了必需品
肥皂、灯油、火车、火柴
这些已经成了生活的必需品
而且生产这类东西,不光满足了大周的需要,还给大周带来了贸易利润
大周附近的国家,哪个不用大周的商品?
大周的商人们,把财富从那些国家带回了大周
现在大周海上贸易带来的财富,已经快超过陆地贸易的财富总额了
这便是工商业的作用!
在那些推崇杨朱之学的户部官员里,也时兴起一个新理论
贸易也算战争!
贸易,可以做到打赢战争一样的结果
比如大周通过一场贸易战,击溃了倭国崛起的潜力,这就比真正的战争消耗要少
现在户部的年轻官员,开始研究用贸易来做兵部做不了的事情
比如对北莽的贸易封锁,就算另一种形式的贸易战
不管怎样,贸易战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既然商人可以像士兵似的上战场,那还继续抑制商业,好像是不对的
但是这一次的京港口案件,又一次把商人群体推到了风口
商人重利
重小利而无大义
如果按最新的说法:
“若是有一倍的利润,商人就可以放弃一切”
商人群体,在大周的整体口碑不好
这是不争的事实
怎样管理商人们,成了内阁与六部讨论的议题
大周旧律,把百姓分成了士农兵商匠不同的阶层
士便是读书人
农是自耕农
兵是卫所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