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政府大礼堂被临时改造成了考场
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每张桌子上都贴着考生的名字和考号
最引人注目的,是架在礼堂四个角落的摄像机
黑洞洞的镜头对着考场,机器上“清江省电视台”的字样,像是一种无声的宣告
气氛庄严肃穆
昨天还嚣张跋扈的考生们,此刻都正襟危坐,连大气都不敢喘
省电视台全程录制,这阵仗,谁还敢造次?
第一场,笔试
于锦绣和几名工作人员将密封的试卷袋当众拆开,分发下去
这些题目,是刘清明特意拜托林雪找了市里重点中学的几位骨干教师出的,内容紧扣现行教材,更侧重于教学案例的分析和课程设计
杜绝了一切死记硬背和蒙混过关的可能
孙鹏拿到试卷,只扫了一眼,脑子就“嗡”的一声
什么“如何针对山区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一堂主题班会”?
什么“请结合新课程标准,为小学三年级语文《燕子》一课设计一份创新教案”?
这都是什么鬼东西?
他根本无从下笔
他想抬头看看别人,可摄像机的红灯一闪一闪,像一只眼睛,死死地盯着他
另一边的周莉,情况更糟
她拿着笔,在草稿纸上乱画,一道题都看不懂
她引以为傲的家世,在这一张薄薄的试卷面前,毫无用处
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静和李默
张静拿到试卷后,只是略作思索,便开始奋笔疾书,字迹清秀,条理清晰
而那个皮肤黝黑,看起来有些木讷的李默,更是下笔如有神他多年的乡村代课经验,让他对这些问题有着最深刻的理解
两个小时后,铃声响起
收卷
就在众人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刘清明走上讲台
“为了保证公平公正,本次笔试将当场批改,当场公布成绩”
话音刚落,几位从县里请来的老师就走进了礼堂,在旁边的侧厅里开始流水线阅卷
考生们被要求留在原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