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差点撕破脸皮(2 / 2)

朔方城的暮色漫过王府飞檐时,冯戈培已坐在柳林书房的竹榻上。鎏金兽首灯台吞吐着幽蓝火焰,将二人的影子投在绘满北疆山河的屏风上,忽明忽暗地摇曳。老刺史褪去了官场上的刻板,腰间玉带不知何时换成了柳林早年赠他的青铜螭纹佩,手指无意识摩挲着佩上斑驳的剑痕。

\那赵元礼像只被踩了尾巴的猫。\冯戈培端起粗陶茶盏,蒸腾的热气模糊了镜片后的笑意,\在城门口被您用灵力融雪的阵仗,怕是要记恨到下辈子。\他瞥见柳林案头堆积的战报,指尖叩击桌面,发出规律的声响,\不过朝廷此番试探,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柳林转动着手中的狼毫笔,笔尖悬在羊皮纸上,却迟迟未落墨。金黑气息顺着笔杆蜿蜒,在空白处凝成若隐若现的符文:\老冯,你在幽州推行供奉院功法时,可遇到世家阻挠?\他的声音看似随意,却暗藏锋芒。

冯戈培的笑容淡了下去,茶盏重重搁在案几上:\城东王家仗着与户部侍郎沾亲,私藏灵矿拒不交公。\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冷如刀锋,\不过他们没想到,那些被我安排去挖矿的流民,早已在供奉院书斋学了《锻体篇》。当三十个壮汉赤手空拳掀翻王家矿场时......\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快意的笑,\王家老爷子跪在刺史府前求告的样子,比赵元礼刚才还要精彩。\

柳林终于落笔,金黑符文化作雄鹰振翅欲飞。他想起初遇冯戈培时,这个穷酸书生在街头与人辩论\民贵君轻\,被官府衙役打得头破血流却仍高喊\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如今那股子书生意气未改,却多了几分铁血手段。\做得好。\他将画满符文的羊皮纸推过去,\把这道符阵布在幽州粮仓,若朝廷敢断北疆粮道......\

冯戈培接过纸张,符文在他掌心微微发烫:\王爷是想让他们尝尝,被自己的规矩反噬的滋味?\他忽然压低声音,\不过赵元礼此番带了个秘术师随行,那人身上的气息......\他皱眉回忆,\与天机阁余孽有些相似。\

柳林的竖瞳泛起猩红,案上的砚台突然炸裂,墨汁在空中凝成狰狞的鬼脸。\果然还是留了后手。\他冷笑,金黑气息暴涨,将书房震得簌簌落灰,\传令下去,让苏清瑶带阴阳家弟子暗中监视。若是敢在北疆动用禁术......\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却比任何威胁都令人胆寒。

窗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冯戈培迅速将符纸收入袖中,端起茶盏恢复成沉稳的刺史模样。柳林则若无其事地铺开新的宣纸,提笔写下\民为邦本\四个大字,金黑灵力在笔画间流转,竟透出儒家特有的浩然正气。

\王爷,赵元礼派人送来拜帖,邀您明日赴宴。\暗卫的禀报声传来。

柳林与冯戈培对视一眼,老刺史镜片后的目光闪过一丝狡黠:\他倒是守规矩!这只老狐狸怕是想在酒桌上找回场子。\他放下茶盏,官服上的云雁补子随着起身的动作微微起伏,\要不要属下提前准备准备?\

\不必。\柳林搁下狼毫,看着宣纸上尚未干透的字迹,\就让他尝尝,北疆的'规矩'是什么滋味。\金黑气息化作锁链缠绕在笔杆上,将整支狼毫淬炼成闪烁寒芒的利刃,\毕竟,这场戏,才刚刚开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