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那些个虚礼有什么用?(2 / 2)

司马锦绣的脸“唰”地白了。她知道赵先锋说的“虚礼”指的是她。在洛阳时,她就听过北地武将看不起洛阳来的人,说他们只会吟诗作赋,不懂边关疾苦。如今亲耳听到,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像被人扇了一巴掌。

她下意识地看向柳林,想知道他会怎么回应。却见柳林慢悠悠地喝了口酒,道:“本王在青州地界见了新稻,亩产比去年多了两石。苏长史,让人把稻种分发下去,教农户改良田垄,明年的粮草,咱们自己种。”

苏文眼睛一亮:“王爷英明!青州的水土确实适合种稻,只是农户不懂改良之法……”

“让农官去教。”柳林打断他,“再调一批鬼族去挖渠,他们力气大,夜里也能干活。”

坐在左侧的一个鬼族将领立刻起身,单膝跪地:“属下领命!”他的红角在堂内的烛火下泛着光,声音带着金属摩擦般的质感。

柳林点头,又看向赵先锋:“蛮族烧了三个村子,本王记着。过几日你带五千骑兵,去他们的牧场‘借’点牛羊回来,让弟兄们补补身子。”

“同事联系一下蛮王,问问他,蛮族的叛乱,他还能不能搞定?搞不定的话,本王帮他搞定!”

赵先锋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还是王爷爽快!属下这就去点兵!”

“急什么。”柳林瞥了他一眼,“先吃了这顿饭。霍三,把太平镇带的胡饼拿上来。”

霍三应声从门外拎进来个布包,打开来,里面是热腾腾的胡饼,夹着羊肉末,香气瞬间压过了满桌的酒肉。柳林拿起一块,递给司马锦绣:“尝尝,还热着。”

司马锦绣捏着胡饼,指尖有些抖。方才赵先锋的话像根刺扎在她心里,可柳林没有维护她,也没有斥责赵先锋,只是轻描淡写地把话题转到了粮草和蛮族身上。他用这种方式告诉所有人,北地的事,靠的是实干,不是身份。

她咬了一口胡饼,酥脆的饼皮混着羊肉的香气在嘴里散开,和在太平镇吃的味道一样。可此刻吃着,却尝出了几分不一样的滋味——那是北地人在困境里自己挣出来的踏实。

宴席过半时,一个小吏匆匆跑进来,在苏文耳边低语了几句。苏文脸色微变,起身对柳林道:“王爷,南边传来消息,说洛阳派了使臣来,已经到了青州,说是……送册封文书来的。”

满座哗然。按规矩,册封亲王的文书本该在柳林离京时就交付,怎么会拖到现在?还特意派使臣送来?

柳林的手指在爵杯上敲了敲,眼神深邃:“使臣是谁?”

“听说是……吏部尚书,李大人。”

柳林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李嵩?他来做什么。”

苏文压低声音:“属下听说,李尚书带了三百禁军,还……还带了宫里的几位公公。”

司马锦绣的心猛地一跳。李嵩是皇后的舅舅,在洛阳时就处处针对镇北王。他带着禁军和太监来北地,绝不可能只是送文书这么简单。

柳林却像是毫不在意,把剩下的胡饼吃完,擦了擦手:“让他等着。苏长史,继续议事。”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司马锦绣坐在那里,听他们讨论挖渠的路线、秋收的安排、蛮族的动向,还有如何对付山里的妖物。那些话题离她曾经的生活很远——她在宫里学的是插花、点茶、如何在请安时行对礼,可在这里,人们说的是“每亩地多收几石粮”“骑兵如何避开蛮族的陷阱”“用什么阵法能困住雾里的妖物”。

她忽然明白柳林为什么不让其他夫人来赴宴。在这里,后院的争风吃醋是最不值一提的事,能坐在这白虎堂里的,都是能为北地扛事的人。而她,还什么都做不了。

宴席散时,已是深夜。柳林带着她往住处走,穿过抄手游廊时,看见廊下挂着的灯笼上都绣着银线,在夜里会发光。司马锦绣想起那些鬼族卫兵,忍不住问:“他们……夜里真的能看见东西?”

“嗯。”柳林点头,“鬼族的眼睛能穿透黑暗,还能看见妖物的影子。当年妖乱时,全靠他们在雾里引路。”

“那他们……是生来就长这样吗?”

“不是。”柳林的声音低沉下来,“他们原本都是冤魂,在血海之中重生,但是朝廷视他们为异类,只有我把他们当自己人!”

司马锦绣愣住了。她想起宫里的人提起“异类”时的恐惧眼神,想起皇后说“北地都是些不人不鬼的东西”。可今夜见了,那些鬼族虽然模样奇特,却比洛阳某些笑脸盈盈的太监更可靠——至少他们的忠诚,不是装出来的。

“那几位夫人……”她犹豫了很久,还是问出了口,“是不喜欢洛阳来的人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