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封【大宁指挥使】!统御大宁边军!(1 / 2)

“满酒!”

冯胜声若洪钟,大笑一声,猛地一挥手

下一刻

殿内气氛瞬间热烈起来,众将纷纷伸手,拿起桌上那古朴厚重的酒壶,酒壶入手,给酒碗倒满

酒香也随之弥漫开来,瞬间充盈了整个大殿

“九个月征伐,诸位将军劳苦功高”

“吾,敬诸位将军一杯!”

冯胜满面笑容,眼神中满是对麾下将领的赞赏与感激

他双手稳稳地提起酒杯,他对着殿内一众将领庄重地一敬,袍角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摆动

此番光复辽东之功,自不是他一人能够办到的,而是全军将士

此番博取一个青史留名,冯胜又怎会不激动

“敬大将军!”

整齐划一的呼喊声在大殿内回荡,声浪滚滚

所有将领同时提起酒杯,动作干脆利落

每一个将领都是面带笑容,紧紧盯着冯胜手中的酒杯

“干!”冯胜大声喝道,声音在大殿的梁柱间碰撞回响

言罢,他一仰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喉结上下滚动,尽显豪爽之气

“干!”

殿内众将亦是如此,纷纷仰起头,将美酒灌入口中,不少人饮完后还畅快地哈出一口酒气,许多将领九个多月未曾沾酒,自是非常的享受

“好了”

“今日乃是庆功宴,诸位将军可开怀畅饮,无需有任何拘束!”

冯胜笑容满面,看着一群并肩作战的兄弟

他一边说着,一边抬起手臂,大幅度地挥动着,示意殿内将领可以随意放松

随之

“朱将军”

张玉身形一动,拿起酒杯,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相邻的朱应身旁

他微微侧身,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对着朱应举起酒杯,说道:“我敬将军一杯”

“张将军客气了”

朱应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同样稳稳地提起酒杯,举起酒杯回应着

“此番大战定下,我北平军应该也要归于北平府了”

“到时候有一段路应该可与朱将军同行啊”张玉一边说着,一边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已经在想象着归途中的场景,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神情

这么久没有归家了,张玉自然是十分想念

当然

至于同行

北平军归于北平府,自然是途经大宁府的

“到时正好结伴同行”朱应笑着回道,眼神中透着友善

对于张玉这历史名将,朱应自然是不会拒绝结交的

或许未来能够通过他认识认识那燕王朱棣啊!

“正好如此沿途能够与朱将军探讨行军之策,战场之道!这也是幸事啊”

张玉满脸兴奋,眼中闪烁着光芒,连连点头

大殿内!

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诸多将领三两成群,相互交谈着

有的将领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空中比划着战场上的形势,有的则拍着对方的肩膀,哈哈大笑

当然

朱应所在的位置更是热闹得如同集市

不时就有将领满脸感激,提着酒杯快步走来敬酒

他们有的在敬酒时,还会激动地拉住朱应的手,言辞恳切地表达着在铁岭时朱应救命之恩的感激,还有一些将领,眼中满是欣赏与结交之意,想要与朱应建立更好的关系

谁不知道朱应前途无量,深得皇上与太子的看重啊

结交了朱应,也算是为未来的一种铺路了

不过,那些淮西将领却对朱应敬而远之

他们聚在一旁,时不时用眼角的余光瞟向朱应,小声地交谈着,脸上带着一丝不屑

对朱应而言,这样也好,他对此倒也并不在意

酒宴继续!

时间在欢声笑语与推杯换盏中悄然流逝

而就在这时!

殿外,一阵整齐而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

“辽东知府,铁铉大人到!”

一声高亢的大喊,如同洪钟般在大殿内骤然响起,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紧随着

殿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发出沉闷的声响

殿外的寒气也是格外明显的进来

一个身着官袍的男子,身姿挺拔,气质不凡,年龄大概在三十多岁,看上去颇为年轻

他神色从容,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走入殿内,身后还跟着几个属官

这些属官们整齐地跟在他身后,微微低着头,尽显恭敬

“铁铉竟然是他”

听到这个名字,朱应心中一动,立刻就想到了是谁

或者说,想到了这铁铉的成名之战

在后世历史上,奉天靖难!

在最初的时刻,朱棣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后,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路畅通,但在铁铉手中却是吃了大亏,还差点丢了性命

铁铉!

毫无疑问,他是效忠于那二傻子朱允炆的,或者说,他是效忠于朱标的

所以哪怕最后死,他也是忠于朱允炆如今辽东初定,诸事繁多,让他来担任知府似乎也说得过去,也足可说明朱标对他的看重了

“铁铉知府”

“你终于来了,位置早就给诸位准备了”

看到来人,冯胜立刻站起身来,动作迅速而有力,他双手抱拳,脸上堆满了笑容,对着铁铉打了一个招呼

对于这一个太子近臣,冯胜也不敢有任何无礼,礼遇有加

“见过宋国公”

铁铉面带微笑,脚步不停,走进来对着冯胜抱拳还礼

作为文臣,铁铉的笑容中带着谦逊与礼貌,并没有武将的那种粗犷

“诸位请坐来人!”

“上酒,上肉”

“此番乃是光复辽东的庆功宴,更是给铁铉知府的接风宴”

冯胜大笑着说道,声音爽朗,他一边说,一边挥手示意一旁的侍从

“多谢了”

铁铉道谢了一声,声音温和

然后对着身后的下属一摆手,动作简洁利落

众下属立刻躬身一拜,整齐有序地在侍女的指引下,向着给他们留下的位置落座而去

显然

比之武将的豪爽大气,这些文臣显得更为知礼

他们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种文人特有的儒雅之气,坐姿端正,神态平和

而铁铉也缓步走到了自己的位置,只不过他没有直接落座,而是目光如炬,在大殿内数十个将领身上一一扫过

那目光仿佛带着实质,哪怕是殿内身经百战的将领被他注视时,也是有些不自在

只是一瞬,他的目光就定格在了朱应的身上

“不知哪一位是朱应,朱将军?”

铁铉直接开口问道虽是询问,但看着他目光落在朱应身上,显然是已经确定了

毕竟在这大殿内的将领无一人有朱应这般年轻,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朱应,见过铁铉知府”朱应反应迅速,立刻站起来,身子站得笔直,双手抱拳,笑着回道

“哈哈,好看来本官没有认错,朱将军果然是如同传言一样,年轻且俊武过人”

“今日得见,本官之幸啊”

铁铉看着朱应,眼中满是赞赏,十分高兴地称赞了一句

他一边说着,一边微微点头,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似乎

他这也是替朱标来看看朱应的

“知府大人过奖了”朱应礼貌地回应道,脸上依旧挂着谦逊的笑容

“宋国公此番前来,我也是带着皇上与太子的旨意而来的”

铁铉说着,双手抱拳,身子转向应天方向,恭敬地遥遥一举

“臣冯胜,恭听圣旨”

冯胜当即躬身一拜,动作迅速而标准,不敢有丝毫失礼

显然

平日里在军中,冯胜对于一些俗礼也并不是太过在乎

但是面对这些文臣,他似乎是有些忌惮了

要知道在朝堂时,那些文臣,那些御史就会死死盯着你犯错的

“大宁边军指挥同知,冠军伯朱应听旨”

铁铉也没有犹豫,动作娴熟地从怀中取出圣旨

那圣旨用明黄色的绸缎包裹着,在大殿的烛光下也是极为明显

朱应当即走到大殿内的中间位置,躬身一拜,高声回道:“臣朱应,恭听圣旨”

不仅是朱应,此刻大殿内所有将领全部都站起来,整齐划一地躬身参拜

整个大殿内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气息,所有人都屏气敛息,仿佛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圣旨到,如皇帝亲临

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奉天承运太子,诏曰!”

“大宁边军战将朱应,光复辽东之战,立功无数,劳苦功高,为国斩灭强敌,为国收复故土疆域,功不可没”

“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