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如若这么轻易就被抓到把柄,那他也不会成为我大明的巨富了”
“沈万三可是老奸巨猾”
朱棣十分平静地说道,脸上看不出一丝波澜
显然,沈家派去联系募兵官的人已经被沈家暗中处置了
在这时代,死人是时有发生的,民不举官不究
如若事事都去查,那官府也会难有宁日了
或许黑暗,但或许每一个时代都是如此吧
“可是沈家为何会离开我北平府?”
金忠一脸不解,问道:“没有证据,他们难道也怕?”
“沈家与许多权贵联姻,根本所在就是为了让他沈家发展更为强盛”
朱棣微微坐直身子,随后缓缓说道:“吕家,如今可不得了”
“尚书门第,其女更是太子最为恩宠的嫔妃”
“如若沈家不利用这一条路,那他也不是商贾了”
“至于为何会这么快迁移至应天,显然也是因为朱应”
“看来他们也是知道了朱应如今不仅没有受他们所害,反而加官进爵了”
朱棣冷笑了一声,笑声中带着一丝嘲讽,以他的权位和眼界,自然是很轻易就看透了事情的本质
“那王爷”金忠试探着问道:“我们要不要对沈家做些什么?”
“无凭无据又能如何做什么?”
朱棣缓缓说道,微微摇头:“再而,这件事又不是本王的事,而是朱应的事”
“本王要做的是送一个顺手人情给朱应,而非直接给予”
“那王爷,我们是将调查来的消息交给朱应,还是如何?”金忠恭敬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将那募兵官派人送至大宁”
朱棣眼神中闪过一道杀意,随后道:“此人,接受商贾行贿,枉顾法度!更无视军规,理当处以极刑”
“另,将所有调查到的事情都转述给朱应”
闻言
金忠躬身一拜,说道:“臣明白了”
“不过……”金忠面带沉思之色,欲言又止,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
“有话就说”朱棣目光一转,落在金忠身上
“王爷身份尊贵,这朱应虽然出彩,但应该还不值得王爷如此重视吧”金忠不解问道:“说到底,他也只是一个指挥使罢了”
“你啊,看问题还是太过简单了”
朱棣笑着摇了摇头,笑容中带着一丝深意,但神情却是十分的严肃:“如若这朱应真的只是一个指挥使,那还不值得本王这般看重,不惜送出人情可他用了一年升到了指挥使,还升到了伯爵”
“这就值得本王重视了”
说到底,还是朱应所展现的潜力打动了朱棣,让他重视
“可笑这沈家人宁愿毁了这一桩婚事,让女儿去吕府做妾,竟然放弃了朱应这一块璞玉”
“想必如今沈家也会懊悔不已”金忠也是十分感慨的说道,他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惋惜
“好了”朱棣摆了摆手,十分果断道:“本王交代你的事,去办吧”
“臣告退”金忠躬身一拜,迅速退出了王府大殿,脚步轻快而有力
待得金忠离开,朱棣神情带着几分思虑,口中喃喃道:“沈家,朱应没想到竟然有着如此牵扯为了一桩婚约竟然要置人于死地,这沈家也真的是商贾本性了”
“而且既有婚约成,以前这沈家与朱应的家族也必然是有所关系的,见利忘义,这沈家当真是商贾本性太过,果然父皇昔日有言,商贾重利,必须压制”
就在朱棣准备处置北平府政务时!
一个声音传来,还有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报启禀父王,方知府求见”
随后
一个年龄大概十七八岁,身材却有些肥硕的青年快步来到了大殿内
他不过是加快了一些脚步,就有些气喘吁吁,脸上和额头上布满了汗珠,显然是被肥胖所累
此人正是朱棣的长子,也是燕王世子,朱高炽
看着朱高炽的样子,朱棣眼底深处实则是有些失望的,同时眼神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但明面上却是没有表现出来
看到朱高炽来到,朱棣坐直身子,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说道:“好了既是方知府来了,必然是有要事的,请进来吧”
“是”朱高炽当即点头,动作有些迟缓,随后对着殿外喊道:“方知府,有请”
对外,朱高炽还是表现的十分沉稳的
应声,一个身着官袍的中年男子缓步走入了王府大殿内
当看到了朱棣后,当即躬身一拜,身姿低伏,高声说道:“下官方必寿参见王爷”
“方知府免礼”朱棣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温和
“谢王爷”方必寿道谢一声,站直了身体,动作整齐而利落
“方知府此番是有要事吗?”朱棣笑着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
“王爷”方必寿上前一步,说道:“礼部刚刚传来了告示,需昭告天下,请王爷一阅”
说着,方必寿双手捧着一封来自礼部的告示,缓缓走到朱棣的面前,将这告示放在了桌子上,动作谨慎
朱棣立刻拿起告示一看,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一抹波澜来,眼神中更是闪过一丝惊讶,随后又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阵,朱棣微微一笑,说道:“既是礼部传来的告示,理当尽快昭告!此事,本王自不会有任何异议”
听到这,方必寿当即一拜,说道:“下官明白了”
“对了”朱棣接着说道:“方知府也来的正好”
“如今辽东战事已定,本王已经收到了张玉将军即将凯旋归来的消息”
“此番辽东之战,我北平军折损不少,还需补充兵力此事还需方知府去办”朱棣微微一笑,说道,笑容中带着一丝期待
闻言,方必寿当即道:“北平军兵力折损,理当补充请王爷放心下官会尽快上禀兵部,待得兵部下达了募兵令,下官就会立刻在北平府开启募兵令”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如此,有劳了”
从此就可看出,虽然大明封了诸多藩王,但是在兵权、募兵上,一切都是以朝廷兵部为主
而且藩王分布,各有制衡最关键的是藩王不能私下相见,如若违背,应天必有重惩
这一切,朱元璋心底都是有着规划的
待得方必寿离开,朱棣看着还侯立一旁的朱高炽,温声说道:“高炽,你也下去吧”
“是,父王”朱高炽一拜,缓缓退了下去,脚步略显沉重
待得所有人都离开后,朱棣又看了一眼方必寿带来的礼部告示,心情复杂,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一丝忧虑
随后,朱棣缓步向着内殿走去
在这内殿,烛火柔和,光线昏暗
却有着一种檀香
内殿内
只有姚广孝在此,他身着僧袍,面容平静,静静地坐在一旁蒲团上
看到朱棣一来,姚广孝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了然,说道:“辽东事定北平军立功也不少这也算是给王爷长脸了”
“相比于大宁边军,吾北平军谈何长脸”
朱棣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此番辽东之战!说到底,成了大宁边军的扬名之战了,一将引动全军之名”
朱棣十分感慨的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羡慕
“看王爷此番神态,似乎并不高兴”姚广孝微微一笑,他的一双眼睛仿若能洞察人心:“看来是又遇到了一些事了”
“这是礼部下发的告示,将昭告天下”朱棣将手中的告示对着姚广孝一递,动作看似随意
后者接过来一看,只是扫了几眼后,立刻就明了了
姚广孝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感慨,说道:“当今皇上对太子的恩重当真是难言啊!”
“辽东之地流离于华夏数百载,一直被外族掌控”
“如今成功光复,这本是足可青史留名之功!”
姚广孝缓缓将手中的礼部告示放下,神色间满是感慨
然而!
姚广孝话锋陡然一转,继续说道:“可如此令人意想不到,皇上竟将此等大功让给了太子皇上此举,分明是想借这光复辽东之功,让太子的威望如日中天,更是足可在青史之上留下重笔啊!”
“这般气魄,当真是旷古烁今”
“古往今来,哪一位皇帝不是渴望在史书之中留下赫赫声名,让后世子孙铭记敬仰!”
“可当今皇上却能摒弃这份执念,甘愿将如此荣耀拱手相让,这已然远远超越了寻常父子之间的舐犊之情了”
姚广孝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抚着胡须,脸上的感慨之色愈发浓烈
朱棣静静地听着姚广孝的话语,微微颔首,脸上也是扯出一抹略带苦涩的笑意,缓缓说道:“这光复辽东之功,虽说不凡,可若与父皇立国大明、重塑华夏秩序的丰功伟绩相比,却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微末得不值一提”
“在未来后世的史册之上,父皇必定会占据极为重要的篇幅,他的功绩,足以让千秋万代的后人敬仰传颂”
朱棣顿了顿,原本平和的面容上,表情瞬间变得复杂起来
双眼之中,似有万千波澜在翻涌,那是被压抑许久的情绪在悄然涌动
朱棣脸皮微微颤抖,犹豫片刻后,终是轻声道:“而且……对于父皇而言,或许,只有大哥才算是他真正的亲生儿子吧!”
话语落下,内殿之中陷入了一片死寂
这一句话
或许也是朱棣真正发自心底的肺腑之言
或许
除了自己大哥外,其他兄弟的感触也是如此的
……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