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
朱应身旁的刘磊神色一凛,迅速抱拳应道:“属下领命”
说罢,刘磊利落的转身,脚步急促的迈向麾下各个亲卫百户
“将军有令”
“速速传令吾大宁边军各营,开拔北平府”
刘磊向亲卫百户传达朱应的将令
“属下遵命”
亲卫百户纷纷点头,领命之后,快步奔至府外
一时间!
府外的拴马桩旁,众亲卫迅速解开缰绳,翻身上马
随着一声声清脆的马鞭甩动声,骏马嘶鸣,众人策马扬鞭,向着各个军营飞驰而去,传达将令
而朱应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转身重新踏入府中
“玉儿”
朱应踏入内殿,轻声呼唤,声音带着一丝温柔与不舍
此刻
沈玉儿听到朱应的声音,她抬起头,眼中满是关切
朱应走到她身旁,缓缓说道:“朝廷旨意至,战事起,这一场战事或许会比征伐辽东更长,往后,熈儿,你就好好照顾了”
沈玉儿抱着襁褓里的儿子站起身来,眼中虽有不舍,但十分善解人意的道:“夫君且放心前去,我会一直在家里等着夫君凯旋归来”
说罢,她抬手轻轻为朱应整理了一下衣领,动作轻柔,充满了对朱应的关切
朱应又转过头,看向一旁静静站立的林福,郑重地说道:“林伯,家里的一切,有劳你照拂了”
林福微微躬身,老脸上带着郑重的神情,语气坚定道:“少爷,一路小心,老奴会照看好家里的”
交代完这些,两个亲卫步伐沉稳地将朱应的兵器还有战甲带了进来
见此
“夫君”
“让我为你着甲”
沈玉儿将怀中的儿子交给了一旁的侍女,然后缓缓走到战甲前,双手轻轻捧起,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
她动作轻柔,仔细地为朱应着甲,每一个动作都饱含深情
战甲着身,朱应整个人也是瞬间变成了昔日战场杀伐的杀神,紧了紧腰间的佩剑,眼中虽有对妻儿的不舍,但也透露出决然
或许,这便是属于这个时代军人的一种宿命,男儿出征,为国伐敌,纵有万般不舍,亦要踏上征程
大宁城军营,校场之上
阳光炽热地洒下,两万将士皆已身着厚重战甲,手持兵刃
战甲在阳光下泛着寒光,兵刃锋利,闪烁着凛冽杀意
刘磊站在校场一侧,深吸一口气,随后扯着嗓子一声威喝:“将军到”
声音响彻整个校场
听到这声呼喊,原本微微有些嘈杂的校场瞬间安静下来,两万将士皆面容严肃,整齐地面朝点将台
轰的一声,所有人单膝跪地,发出整齐而震耳欲聋的声音:“拜见将军”
这声音仿若滚滚雷鸣,在军营之中回荡,尽显军威之盛
朱应稳步走上点将台,目光如炬,扫视着校场之上的两万将士
随后
朱应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大宁边军的将士们!”
“北元屡屡犯吾大明,杀吾大明子民,屠我大明百姓,此仇此恨,不共戴天”
“朝廷,已然传来了旨意”
“吾大宁边军,出征北元,为那些惨死北元屠戮之下的子民复仇”
“将士们,可敢随我朱应,沙场再战?”
说到此处
朱应的声音激昂,在军营中久久回荡
“誓死追随将军”
“杀,杀,杀!”
两万将士情绪高涨,举起手中的兵戈,齐声高呼
此刻每一个将士的脸上满是热血与斗志,声音汇聚在一起,仿若要冲破云霄
这就是在朱应训练下的大宁边军,士气如虹
“好”
朱应满意点头,大声说道:“废话,吾就不多说了!”
“全军听令!”
“开赴北平府,与朝廷出征北元大军汇合”
“兵贵神速立刻出发”
随后,站在朱应身后的几个将领迅速行动起来
陈亨目光坚定,大步迈向自己所统领的军队
张武则一脸兴奋,摩拳擦掌,快速跑向队伍前列
魏全与刘真神色沉稳,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士兵,大声呼喊着口令
在众将的带领下,大军有序地从军营里开拔
一时间,脚步声、马蹄踏动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两万大军浩浩荡荡离开军营,向着北平府进发
此刻,不仅仅是大宁边军,还有驻守在会州的会州卫,沐晟麾下五万整编军也是接到了朝廷的旨意,向西开赴,准备于北平府聚合
这一战,大明可谓是下了决心,要付出绝对的兵力来击溃北元
大宁边军,北平边军,会州卫,还有隶属于朝廷五军都督府的十五万大军,全部出征开拔
再加上不少于十万的后勤军,总计四十多万大军,向着北元进发,必要掀起一场浩大的北伐之战
不破北元,绝不还军
大明都城,应天,奉天大殿!
阳光透过高大的殿门,更增添了一种威肃感
朝堂之上,百官身着朝服,整齐排列
他们的神色或严肃,或期待,或紧张
朱元璋身着华丽龙袍,身姿威严,端坐于龙椅之上
太子朱标一如既往,身着太子冕袍,笔挺的站在了龙椅之下的阶梯之上,同样是目光冷峻,俯瞰百官
“臣等参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朝文武全部躬身参拜,齐声山呼
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尽显皇权的肃穆与威严
“平身”朱元璋一抬手,声音威严而有力
“谢皇上”
满朝文武齐声道,纷纷站起身来,整理好自己的朝服
“有本奏,无本退朝”
云奇上前一步,大声对着朝堂群臣喊道
“启奏皇上”
户部尚书赵勉站了出来,他身形微微前倾,双手捧着笏板,大声启奏道
此刻
赵勉神色间带着一丝紧张与期待,数月调拨,今日就到了交卷的时刻了
“准奏”朱元璋目光落在赵勉身上,语气平和地说道
“经数月时间筹划,运送”
“今,北伐北元所需粮草辎重已经分批运送至大宁府,北平府”
“这一批粮草辎重足够北伐大军半载之用”
“在北平府与大宁府,会有知府负责调拨”赵勉一口气说完,声音洪亮而清晰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夸赞道:“做的不错,粮草辎重,大军之本,户部要对粮草辎重继续关注,一旦大军有粮草更大所需,户部一定要及时调拨”
赵勉当即一拜,身体前倾,恭敬地说道:“臣领旨”
说完,他缓缓起身,神色舒缓了一些,恭敬退回了班列
“启奏皇上”
唐铎站了出来,声音浑厚:“北伐大军所需炮弹,铁弹,箭矢,兵器,战甲”
“皆已经运送至北平府”
“如若征伐开启,这一批火炮足够大军十次攻城所需”
“此番,兵部调拨了一万支火铳,足够大军所需的铁弹与火药”
户部调拨粮草辎重所需,而兵部自然是调拨军队兵器战甲所需
“不错”朱元璋满意一笑,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不枉咱给了诸卿足够的时间准备,如今果真没有让咱失望”
朱元璋大笑道,笑声在大殿内回荡
也让大殿内的威肃感减少了不少
“为了大明彻定北元之祸,臣不敢耽误”
唐铎恭敬道,他微微低头,眼中满是敬畏
“赵卿,唐卿,皆立下大功了”
“咱很高兴,待得此番定下北元,咱必给两位爱卿论功行赏”
朱元璋大笑着说道,显得十分高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朝堂两部也完全做到了,足可保证战场大军的后顾无忧
“臣谢皇上隆恩”唐铎与赵勉当即谢恩,他们同时躬身下拜,动作整齐
“好了继续吧”朱元璋一笑,一挥手,示意殿中群臣继续
“启奏父皇”朱标躬身启奏道,声音沉稳:“如今军资,粮草都已经调动,而在大宁府,辽东府的军队应该也收到了旨意,有序进入北平府”
“战将人选,是时候该定下了”
听到这话,站在武将一列的诸多战将全部都抬起头,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脸上带着紧张与兴奋
朝堂这些战将,自然大多数都是淮西战将
这,或许也是朱元璋为何要重点关注新锐将领的原因所在
毕竟整个朝堂之上的武将,能够领兵征伐的,几乎都是淮西战将,这对于一个帝国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太子,人选你已经拟定了,就按照你所定人选来吧”朱元璋笑了笑,眼神中带着对朱标的信任
“儿臣领旨”
朱标躬身一拜,身体站直,随后转过身,目光如电,看向了朝堂之上的众多武将
面对朱标的目光,群臣皆是不敢直视,微微低下头但知晓内情的,已然心中激动,胸膛微微起伏
“孤已经与父皇议定此番出征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