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洞?”
“没错,就是量化交易系统。”
所谓的量化交易系统,说白了,就是自动化交易程序。
听着“自动化”好像很新潮,但这玩意儿的历史能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从那时起,它就不断进化,后来更是和席卷了围棋界、渗透进各行各业的人工智能ai技术深度融合,搞起了所谓的“算法交易”。
但凡是叫得上号的金融公司,谁还没几套量化交易系统?
这些系统以毫秒为单位,自动执行着海量的交易指令。
“问题就出在这个‘自动’上。
这些系统都是按照写好的程序执行命令,一旦发生开发者都预料不到的极端状况,系统就不会去思考这事儿后面会引发多大的海啸,只会执行最原始的指令:
赶紧平仓,保命要紧!”
“你说的……那个预料不到的极端情况,难道是……”
“没错!就是类似某个脑子搭错线的神经病,揣着上百亿欧元,一把梭哈,赌整个英国完蛋!”
是啊,谁能想到?
哪个正常人写代码的时候,会把“有个不按套路出牌的、豪气冲天的疯子,拿几百上千亿的资金来砸盘玩”这种场景给算进去?
“于是,系统在侦测到瞬间涌入的、足以压垮市场的庞大卖单后,自动触发了平仓程序。
据我们调查,有好几家金融公司想紧急手动关闭系统,但……已经晚了。”
贝尔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那毁天灭地般的景象。
一台交易系统开始强制平仓,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紧接着,是第二台,第三台……
这股恐慌的浪潮呈几何级数扩散,席卷了整个伦敦金融界!
当所有人都看到那些金融巨头都在疯狂抛售时,一种末日般的恐惧攫住了每个人的心脏。
于是,散户在抛,机构在抛,就连那些没有出现系统错误的量化系统,也根据市场趋势判断,加入了抛售的大军。
所有人,无论人还是机器,都陷入了非理性的踩踏,争先恐后地抛出一切仓位。
最终,整个市场化作一片踩踏、奔逃、哀嚎的人间地狱!
“都说金融危机,往往源于最微不足道的疏忽。这话还真是一点不假。”
纵观金融史,那些轰然倒塌的庞然大物,其覆灭的理由往往荒诞得可笑。
比如某个交易员手一抖,买入金额多敲了个零,公司直接破产。
又比如什么会计报税报错一个小数点,被罚到关门大吉。
而这一次,是一场由过于迷信量化交易和ai技术引发的、史诗级的金融惨案。
贝尔叹了口气。
“整体的损失情况如何?”
“像我们这样消息灵通的大型金融公司,反应够快,跟着浑水摸鱼,紧急操作了几把,弥补了一些损失,最后也就小亏了一点。
但是那些消息滞后、体量又小的中小金融公司,那就惨了。
他们到死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在这片惊涛骇浪里被来回冲刷,最后……基本都被拍碎了,尸骨无存。”
尤其是那些极度依赖量化交易的公司,成了这次灾难中最大的冤魂。
“至于大英本土……遭受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未来的局势,已经没人能预测了。
因为这次事件,原本一直想拖延脱欧议题的欧盟,态度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变得异常积极。”
“怕大英的经济危机会传染给自己,所以想提前一刀切了,划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