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天洲镇守金殿任职的余谦入京代吏部尚书,意味着皇孙嬴元辰的势力正式进入皇城中枢
加上一向维护皇孙的礼部尚书王安之,皇孙嬴元辰在朝堂是势力一下子明朗起来
虽然局势到这一步,很多人都已经看清,但真看到如此局面,许多人也是无比感慨
还记得十年前,元辰皇孙随陵兰王入皇城,当时谁看好他能到此等地位?
“皇孙嬴元辰,镇抚司张远,这两位都是逆势崛起,代表大秦年轻辈的天骄”
“大秦天下,有太多年轻人渴望执掌权柄,渴望成为大秦的支柱”
“特别是大秦皇帝言百姓,军卒,天骄才是大秦的本源,此言语激励了太多人”
这话语,在无数的书院之中流传
年轻人热血,充满希望
他们能奋斗,敢拼搏
“张太岳两百年来的补天大计,不遗余力的宣扬,终于让大秦的后辈绽放光彩”皇城外,玉皇山上,户部尚书何瑾背着手,看向远处的云卷云舒,轻声开口
站在何瑾身侧的张远轻轻点头
正如何瑾所言,没有张居正一直以来的激励,宣扬,大秦的年轻人不会有担负天下的雄心
特别是无数年来,无数年轻人都在为补天做准备
当补天大军离去时候,虽然九洲之地缺失了精英天骄,但其他人开始觉醒
这一次的官试,皇帝之言,就是彻底点燃这一捧火的机会
“陛下已经做了三百余年皇帝了,大秦没有五百年的帝王,超过三百年的,也不多……”何瑾没有将话说下去
张远也没有开口
有些事情,大家心中有数就行
元康帝将路都已经铺好,只要后来人好好走就可以
——————————————
官试结束后一个月,张远领三千黑骑重回阳天洲
身为阳天洲镇抚司司首,皇城镇抚司武镇司主司,张远目前还要坐镇阳天洲
不过如今的阳天洲已经不是他离开时候模样
各方镇守府,接替了镇抚司和天师府的职责,以文武之道治理地方
嬴元辰麾下文武官员之中能人不少,特别是掌政的王明阳,订立仙凡十二约,分化阳天洲仙道,将原本的三千道门当中大半拉拢住
这些事情张远都不管,回到阳天洲之后,他就在九玄山闭关
这也是嬴元辰麾下的官员所乐见
张远这样一位手掌阳天洲镇守大权的镇抚司司首归来,如果插手阳天洲上各方政事,对嬴元辰的威信,还有各方政务的处理,都是无法回避的影响
张远的闭关,让镇守金殿中许多人松一口气
“诸位放心,远哥,咳咳,新亭侯的为人我最清楚”
“他不但武道修为精深,为人处世之道,更是谨慎”
嬴元辰对于一众金殿官员那种对张远的提防与忌惮,不以为然
“皇孙你身份不同,看到的自然不同”
“你可以不防备,我们不能”身穿青色长袍的王明阳摇摇头
其他众人都是点头
嬴元辰张张嘴,面上闪过一丝复杂
他明白,这些人是做给他看
也是证明给他看
身为上位者,如果麾下当真是铁板一块,恐怕睡觉也不太安稳吧?
没办法,越是到那个位置,越是孤独,越是猜忌
他已经有些感受到自家祖爷爷的心情了
“放心,我与新亭侯,彼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诸位无需将心力放在他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