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商周起狼烟(1 / 2)

第312章商周起狼烟

帝辛六年,秋。

三山关外尸横遍野,高大加铸后的城墙下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恶臭味,城头之上也插满了飞临的箭矢。

金汁的恶臭,加上木材燃烧时的焦灼,混合着一股血液特有的腥味,足以让所有新上战场的菜鸟忍不住恶心吐出隔夜饭。

城头上是金黄色的稻禾边纹孟稷军旗,而城墙下则是鸣金收兵,有序退场,打着周军旗号的红衣甲士。

远处旷野之上,红色的姬姓大纛正在迎风招展,那位被世人与各国贵族敬仰崇拜的白发老人正坐在大营的主帐之内,认真的阅读着战报,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红色潮水退去,留下一片红色的狼藉,鲜血透过红衣,渗在大地之上,刚刚还在被呐喊声包裹的战场,瞬间变得静谧了下来,独留下黑鸦高亢的鸣叫在孤独的回荡,享受着战后短暂的进食时光。

魏贲恨恨的将身上的铠甲拍得砰砰作响,眼神充满着愤恨和坚毅,生气的继续说道:“俺只知道,大将军还在滨州城,既然横竖都是死路一条,咱们就算是要毁灭,也要和兄弟们同生共死,去滨州城吧!主君!”

“当他得到垢城的时候,就会想要外北海十三城,得到十三城的时候又会去观望整个北海境,国运本就是逆水行舟,他想要安稳,可那些跟随着他已经吃到了甜头的新老贵族可不会罢手。”

“既然如此,加大攻势吧,可能用不了几日,明日三山关恐怕就会变成一座空城!”

散宜生却是默默拉住了西伯侯,似乎比魏贲知道的更多,心情沉重的说道:“主君,今日收到朝歌城内的消息探报,东鲁姜伯侯因前次遭遇淮水之祸后重病不起,已于去岁冬日病逝。”

不多时,散宜生也握着一卷薄皮书信,快步走了进来。

魏贲愕然,胸闷气短的闷哼了一声:“诺!”

“以后若有要事,无需顾及我的情绪,周国现在是生死存亡之际,任何儿女私情都要为国之大事让步,就连我也不会例外。”

散宜生揉着太阳穴有些头疼,魏将军有万夫不当之勇,可别把他真的当一个夯货,此时他也只能深深的看了魏贲一眼,沉住气继续说道。

如果以前那些仁义的模样都是伪装,散宜生不敢想象,孟尝得有多么的可怕。

“唉~~”

白发老人披着兽皮裘服独自漫步在大营前的空地上,抬头看着皎白的月亮,思绪渐渐进入了回忆之中。

如果是天下安定,周国的国策还是韬光养晦,休养生息,那么姬昌还会一如既往的喜欢长子伯邑考。

“发儿~,我的好发儿啊!你究竟去了哪里?是在滨州城?还是被俘虏到了孟稷的军中?”

三人之间静默无声,直到片刻之后,姬昌从怀中掏出舆图,就着营帐内透出的昏黄烛光,指着冀州与潼关之间的连接地说道。

“把大将军接回来,周国人从来都不惧怕任何挑战,也不怕死亡!”

“我们输了,周国此后困守西岐城,严重一点,直接灭国也不是不可能,而我们若是赢了,孟稷不是软骨头,啃下孟稷的主力,我们周国安能无恙?届时他们还是为大商守卫边疆的功臣,我们将面临的,必然是王师的铮铮铁蹄!”

“臣很想说不是,孟伯侯能甘愿赴险去朝歌面见大王,又能孤身去南疆犯险,其心其志,世人皆可鉴,他这种人,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决策?”

“不用顾虑,你不就是想说孟稷想借我周国之手,给予朝歌重创吗?”

三山关固若金汤,姬昌都已经做好了长期攻城的准备,怎么可能突然就出现转机?

事出反常必有妖!

此时一听卞吉消失了好几天,他哪里还能沉得住气,立刻呼唤起卫兵备马,想要去到关外一探究竟。

周国的大将魏贲扛着白色的休战旗,傲然挺立在残余的战场中央,倨傲的看着城墙上的守军,下令让仆从驱赶黑鸦,收拢袍泽的盔甲、兵器和尸身。

散宜生不待魏贲说话,面容苦涩的打断道:“魏将军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此事主君已有定计,他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能够替他说出决策的替罪羊罢了。如今宜生替你说出这些话,恐怕等不到天明,宜生的骂名就要传遍五军,臭不可闻。”

一时间,两人的情绪都有些压抑,孟稷就像是一个块巨大的沼泽,虹吸了无数的英才,却很少有吐出来的机会。

此话虽然对着魏贲所说,可是散宜生的目光一直死死的望住姬昌,手心攥得死死,短短的指甲直接嵌入掌心,溢出丝丝血液。

“我听说今日有人禀告,查到了二公子的消息?”

一声叹息声从前方传来。

气氛有些压抑,散宜生畅想着三十年前,自己和西伯侯都还是意气风发的大好青年时,那些因为西岐崛起而展望的美好未来。

“不好,情况有变!”

“唉!”

“其实也不是完全死路一条,此地名为牧野,山川陡峭,树木林立,自西岐而出,过得两关,可入滨州河西之地,往下走若是绕开潼关、界牌关,可从孟津渡船而下,直达牧野西部,而牧野往东,便是朝歌城。”

散宜生躬身参拜,重重的弯下腰,严肃的回应道:“昔日竹林相聚,宜生与大将军、闳夭大夫、太颠将军参拜主君,发誓要为周国崛起拼尽全力,最大心愿便是结束历任商王残暴无信的野蛮统治。”

西伯侯也不生气,反而如散宜生一样,愁眉苦脸的叹气,连连说道:“活着就好,活着就好,只要人还活着,以后怎样都有机会的!”

他不取最好,周国一战而定,只要能占据大义,便可以吃下大部分的商王廷红利,休养生息几年,凭借大义的名分,还怕不能以天下诸侯的名义制裁孟稷吗?

“东鲁少主姜文焕初立,根基不稳,徐州、淮阴似有异动,加上东夷良田被毁,正处饥荒之中,已经举族出兵,攻伐东鲁,其声势远超往年。”

“这样我们不就真的成了苏护那样的乱臣贼子了吗?如果一战功成,占据正统大义,日后还可慢慢弹压,可万一有个好歹,我的好将军!举世皆敌啊!”

“知我者,宜生也啊!”

嗯,如果能遇到贾诩和程昱,这些尸身搞不好还是难得军备物资。

“主君,孟稷崛起之势已不可挡,与其和孟稷拼个你死我活,最后我周国与孟稷必遭大商的清算。而伐商才是两全之策,我等伐商一可解大将军之围,让我仅存的数万的大军得以回家,二可使孟稷承情,江山如画,若孟稷不取,削弱大商可使我周国无恙,若孟稷取之,周国亦可以诸侯之位静候天时。”

见着姬昌斩钉截铁的下定义,魏贲有些疑惑。

还不待两人继续感慨,姬昌已然回过头,走到了他们跟前,先前所说之话恐怕也尽数给他听去。

“唉,既然上苍注定让我周国崛起,又为何偏偏要出现孟尝这样千古难得一见的天命之人?”

“腿长我们身上,我们凭什么要听孟稷那帮人的安排?他不让我们去滨州城,我们一路打过去不就好吗?”

按照南宫适的来信,十数万大军,如今恐怕已不足三分之一,时间拖得越久,他已经不敢相信这些儿郎会变成怎样的人间恶鬼。

明明什么都没有做错,明明一切都照着计划顺利的进行着,可他们的大义之旗还未举起,孟稷就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瞬间将周国的熊熊烈火浇出了透心凉。

姬昌的袖袍拂过眼角,重重的拍了拍魏贲的肩膀,期待的望向散宜生说道:“散卿有何教我?”

“魏将军,且去召集军中精锐之士,不需要太多,只要精锐甲士即可,暂时不要告知去向,只需做好翻山越岭,长途奔袭的准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